Search This Blog

Friday, July 31, 2009

Geek 的嫉妒



今天在书店瞎晃荡,翻杂志时看见一篇采访 Bryan Fuller 的文章。原来他是科幻电视剧的作者,主要贡献是参与 Heroes 第一季的编剧。后来离开了 Heroes 剧照去创作他自己的 pet project,系列剧 Pushing Daisies,据说评论很好,但是收视率不高,最近被 cancel 掉了,结果又回到 Heroes ,参与了第三季的最后两三集编剧。

访问了他谈了一些关于 Heroes 的事,哇,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极其同意!他认为第二第三季过分注重情节奇突而忽视了人物,搞得主要人物一时往东一时往西,动机模糊,wishy-washy,没有连贯性。太对了。他还很生气地说把 Claire 这个人物都写坏了,面目全非,他都无法下手修补。跟我的感想一模一样。人物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与稳定性,特别是这么复杂的剧,观众需要一直“认得出”这个人的性格言行和(特别是)选择,才能一直在感情上认同和关心人物。一旦对人物失去了感情,不再 care 了,就完了。

最近他告诉媒体,因为手头正在发展其他新剧,下一季可能不会直接参与 Heroes 的编剧了。我私下猜想他觉得被别人改得太厉害,自己又一时不能上位掌权,干脆去开拓新剧更痛快。

真嫉妒他,四十岁不到就写了这么多剧,从 Star Trek Voyager 和 DS9 到 Heroes。(他说他最迷的是 Star Trek original series。)

Thursday, July 30, 2009

The Bridge



纪录片里面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专家或者医生上来进行权威的解释,全部是桥的镜头,桥上徘徊的人,有些跳了,有些没跳,有些被阻拦了下来;剩下的是几个跳桥者的亲友回忆死者。最后有一个叫 Kevin 的男孩子,躁郁症患者,跳了,活了下来,虽然病还没好,但再也不想死。

很容易拍成 exploitation,猎奇,或者 morbid,但是没有。虽然影人不置一词评论,没有任何道德评判,也没有理性解释,但并不觉得 disturbing。实际上,看完了以后,让我想立刻给朋友们打电话问候,拥抱所有的亲友,unexpectedly life-affirming。

Currently Reading

Agent to the Stars by John Scalzi.

被人硬塞的,幽默科幻,很轻松好玩。

公司的读书会决定看 Olive Kitteridge,附近的图书馆都已被 checked out。

Wednesday, July 29, 2009

Tuesday, July 28, 2009

花痴期

不定期地发花痴,不知道这次能维持多久。



最近 Peter Sarsgaard 的娱乐电影Orphan 被华盛顿邮报的影评 Ann Hornaday 骂得狗血淋头,连带两个主演也被指着鼻子骂到。我还必须承认,骂得有理。

An Education 要等到十月,唉,太久了。

Monday, July 27, 2009

高度戒备(1997)




林岭东的《高度戒备》是我看过的最接近完美的香港影片。十年之后重温,不仅没有退色,而且感受到更多的精彩细节。林岭东是我的青春的记忆啊。

Reminder: Earthsea books




This is a reminder for myself to check out Ursula Le Guin's Earthsea novels, something I have been wanting to do but never got around to doing.

Sunday, July 26, 2009

There will always be war: The Hurt Locker



随手翻了几篇影评,发现基本上都认为 Jeremy Renner 演的 William James 是正面人物,是英雄好汉。如果拿去问 Christopher Hedges (就是说"War is a drug" 的记者),恐怕他的看法完全相反。但是,这部影片不是 Hedges 写的,而是 Mark Boal 写的,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几乎可以理解成他们在为 Hedges 的理论提供形象的阐释。不,我觉得这么解释还是太简单了。这就是 Boal 和 Bigelow 的妙处,他们绝对坚持中立的看法,绝对不加以道德评论,太他妈的正确了。

说一千道一万,把所有的技术优点都讲完了,归根到底 The Hurt Locker 是一个人物研究。同时也是对男性总体的观察,看到中间部分,两个战友 James 和 Sanborn 在营房里打架玩儿的时候,以及沙漠狙击战一场戏的时候,我几乎要以为他们要平衡地讲两个男人的故事,但是到了结尾终于揭示了故事的中心仍然是野人 James --- the "wild man"。不是因为他更 flamboyant,更 macho,更吸引人眼球,而是因为 Sanborn 是一个平常而正常的人,他的视角是我们这些坐在安全地带的观众的视角,我们通过他的眼睛从近处细细审视 James 这个标本的脸。

所以,虽然这是一部充满男性阳刚的戏,充满了真实的对男人的描写:他们各自的性格,彼此的关系,寡言、合作、争斗,如此等等,但是啊但是,这是一个女影人的作品。最好的女导演、女编剧,总是持久而好奇地注视着人物,从他们脸上,眼睛里,试图进入他们的脑子里,并且坦然接受一切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的人性。男导演普遍没有这么好奇也没有这么包容。

联想到曾经翻过而难忘的书 Trained to Kill: Soldiers at War,我只能得到这个结论: There will always be war. 战争是人类的天性,hard-wired into our nature,不可磨灭。

早上十点半开始看 The Hurt Locker,十二点半看完,溜到另一个放映厅看了科幻片 Moon,然后两点半出来,坐在一家泰国饭馆摆在街边的桌子上慢吞吞地吃饭,望着周围的雅痞们遛狗喝咖啡,The Hurt Locker 纠缠在脑子里不肯离去,忽然泪涌上来。I was not sad. This was not sadness. 也不是我的反战立场。 破天荒地不能解释自己的感情反应:一种原始的东西。让我想起 Bigelow 的那一部 Point Break,一群成天冲浪抢银行的颓废男,生活在社会规范之外,人生只追求 thrills,追的只是 the next big wave。但是他们并不象 Butch Cassidy 和 Sundance Kid,不是 William Goldman 这种知识分子坐在书房里想象出来的嘻嘻哈哈的自由浪子,他们有自己的 existential angst 。

突然,我想,women would all want to fuck someone like James. Hell, I would want to fuck someone like James. 他不是阿尔法男,而是充满了 bravado 和 machismo 的 wild man,而我是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一向喜欢毫无攻击性的男人,肉乎乎有肚腩手里拿把刀也吓不死人的那种。连我都被激发了原始的吸引,可见这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本能。 Nadelson 在书中写到,男人上战场的动力之一是女人,不仅是自己的女友老婆家庭需要自己打仗争取更多的生存资源,而且一种抽象的女性眼光和期待在背后推着他们向前冲。这是极其原始的本性。这时候我终于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

William James 在男人里也是一个罕见标本。他是那个微笑着冲到野兽面前一棍子打死拖回家的那个野人,他是追求刺激,前额叶脑皮层没长好,不够抑制本能冲动的那种男人。他活着就是为了下一个high。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在少数人中间流传的基因特质,还是每个男人都有但是在少数人中被turned on 的基因。人人不论男女都抵抗不了这样的 swagger。Bigelow 对这种人特别好奇,但是她想解剖他们,理解他们,而不是把他们浪漫化。

我忍不住想,即使大家不是这种野人,内心深处总有一点点野性潜伏着,渴望着战争的刺激。且不说经济、生存、扩张、竞争这些天然的理由,就是这种 hard wired 人性,就决定了战争的永恒。

Friday, July 24, 2009

Revolutionary Road




At some point, I don't know exactly when, I thought to myself,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Sam Mendes."

Despite two strenuous performances by DiCaprio and Winslet, Revolutionary Road is one of the coldest, most ineffective movies I have seen. I was reminded of the vague uneasy I had felt during American Beauty. I had no idea what it was. At the time I thought it was rather clever (thanks to Alan Ball's satirical instinct), but the ex-boyfriend I saw it with thought it was despicable, and he could not quite explain why, either.

Like American Beauty, Revolutionary Road has glimpses of sharpness and insight, which I have to suspect come from the writers. However, RR is fundamentally a didactic movie, a terrible example of all telling and no showing.

Would its deficiencies have been so obvious without the unfortunate contrast to the TV series Mad Men? Possibly. The suffocating 50s American suburbia in the movie might not have appeared so false and fake if it weren't compared with Mad Men. I might buy into a shred of the characters' angst if I hadn't seen Mad Men. It would still be a failure, but might not feel like such a spectacular one.

No matter how hard the two actors work and work and pour themselves into the lines and the performance, they were no more than cardboard cutouts, mouthing hollow words, desperately trying to give the characters a drop of hot blood. It was useless. They look flat. The dialog sounds contrived. The world is artificial. There is not one detail that feels like life. The movie has no life.

One of the many details in the movie that bothered me to no end was that the two children of the Wheelers hardly had any on screen time. And when they were on screen, they hardly said a word. They seemed so much like a piece of forgotten furniture in a make-believe house. This piece of artificiality is all the more bizarre because he has a child himself. He has a young son with wife Winslet, and a stepdaughter from Winslet's first marriage. Yet he directs a movie about family life like a lonely antisocial man.

So I asked myself while watching everyone struggling bravely on screen, "What is wrong with Sam Mendes?"

At first I thought he was being ironic. Perhaps this emotional arm's length, this coldness for the characters, and all the endlessly ridiculous and contrived dialog, emoting, and angst are meant to an academic exercise and are intended to be self-consciously abstract, like Todd Haynes' "Far From Heaven." As a movie went on I gave up this theory. Recalling American Beauty and what I had read about his new movie Away We Go, I was convinced that this is who he really is. A shell of pretension and concepts with no real connection with emotions, with others.

I'm not Kate Winslet, so I do not really know Sam Mendes the person. I do not really know whether in life he is a distant, self-absorbed, anemic, sneering creature, a pale shadow of a human being. If life, he might be a very nice person and capable of intimacy with his wife and children. But it is clear to me that, in his work, he cannot relate. He cannot relate to the audience or make the audience relate to him. Everyone in his movies is a clever, glossy wax figure, including his fabulous actor wife. They preach his messages, his hatred and disdain, for ... I have to suspect it is the married life that he hates and despises.

This is the ultimate barrier for one to become a true a storyteller, no matter how clever, how intellectual, how brilliant he is: If he likes not people, he has no hope. It is all over. He can excel as a philosopher, a scholar, a critic, an analyst of history or science, but he cannot tell stories, because he cannot evoke a swell of feelings in others. He cannot move others, and perhaps cannot be moved by others either. He has no empathy and insight for the trivial, idiosyncratic, absurd, contradictory mess of humanity, and the breathing warmth. This flaw, for storytelling, is fatal.

Monday, July 20, 2009

又哭又笑:Blue Shoes and Happiness 完



HBO/BBC 合拍的电视剧 No. 1 Ladies' Detective Agency 剧照,最上面的是 "traditionally built" Mma Ramotswe,下左一是瘦高带眼镜的 Mma Makutsi.

这本是昨天看完的,看到后面忍不住咕咕傻笑,Alexander McCall Smith 太搞了。举个例子:

Mma Makutsi looked across at Mma Ramotswe. "You'd never go on a diet, would you?" The question was asked casually, but Mma Makutsi knew immediately that she had guessed correctly. Mma Ramotswe looked up sharply, with exactly that look of irritation mixed with self-pity that peopl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diet manifest.


Mma Makutsi 看上了一双蓝色的很时髦的鞋子,忍不住非要买下来而后快。但是 Mma Ramotswe 觉得很不明智。

"And the toes!" said Mma Makutsi. "Look at how pointed those toes are. Look at them." As she herself looked, she let out a whistle of admiration.

"But nobody is that shape," said Mma Ramotswe. "I have never met anybody with pointed feet. If your feet were pointed like that, then you would have only one toe... Perhaps those are shoes for one-toed people. Perhaps they are specialist shoes."

She laughed at her own comment, but Mma Makutsi did not.

Before the Frost 完

慢慢吞吞地终于看完了第二遍。节奏颇慢,有些地方甚至有点 tedious。看到结尾时,虽然早已知道结尾,但是,突然哭了, weeping and weeping,tears streaming down my face。所有的事,相关的和不太相关的,忽然都一起涌上心头。我就是吃他这一套。

Sunday, July 19, 2009

Varg Veum




本地非营利电视台的 International Mystery 专栏今晚播了 Varg Veum,我听了半天拿不定是挪威话还是丹麦话,但是看风景不象丹麦,于是断定是挪威,一查果然是,而且背景是 Bergen。风景很漂亮,但是一直灰蒙蒙地下雨,看上去很冷的样子,然后男主角 (Trond Espen Biem) 很不怕冷地穿着短袖汗衫加皮夹克晃来晃去。

电影还挺新的,2007年拍的,一共六部,根据 Gunnar Staalesen 的系列惊险小说改编,这是第一部 Bitter Flowers,关于。我本来想说象 Kurt Wallander 系列,主要是地区和剧情背景有点象,本地的犯罪牵扯到国际环境,但是风格差别满大的。没看过小说,只是从电影来看已经含有很明显的硬汉派侦探小说的调调儿,倔头倔脑的私人侦探,本是警察出身,因为性格太过独狼而离开队伍,调查中不停地跟前 boss 正规军闹矛盾吵架如此等等,简直就是 Phillip Marlowe 的翻版嘛。。。连形象都继承硬煮派的经典,又高又帅,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玩世不恭。

在网上搜了搜资料,发现纽约的 Scandinavian House 这两个月正在连续放映这六部电影。纽约可真腐败,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太腐败了。幸好我不住在那里。



第一集 Bitter Flower 剧照,女演员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漂亮,但是身材又高又苗条。两个人都象是 Viking 神话里走出来的人一样,让人看了有抱头鼠窜的感觉。

Saturday, July 18, 2009

Harry Potter: The Half-Blood Prince

很 cute,看的时候挺逗,看完立刻忘得七七八八 --- 都讲啥了?主要的问题是没追着看,前五集看得断断续续,情节早忘了,连不上。大结局之前的一集更是费心铺垫,不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浪费高潮。不过Snape老师的苦肉计(不,应该是 Dumbledore 的苦肉计)还是很容易看穿的。非常怀念 David Thewlis 的嗓音和口音。

忍不住了




这两天正在进行Liberty Open 比赛,人去不了,心痒得要命,男单里 Patrick Chan 据说要试验新版自由滑。今天终于忍不住了,交钱加入了 FSU 的内部 forum。嗯,陈同学还没有上场,最好有人在 YouTube 上贴出自拍版。很期待。

花样年华居然被封了,太愚蠢了。

***************************

刚看到内部消息,陈同学摔得噼里啪啦。不过去年也是噼里啪啦。还早还早。

Friday, July 17, 2009

哦不!麦克白

租来澳洲版麦克白,主要是为看 Sam Worthington,结果发现竟然没有字幕,惨了!本来听英语口音的莎剧台词就是马马虎虎,听澳洲口音的莎剧,我倒,听不懂。赶快去恶补剧本。

这片子是个现代版,背景是黑帮内斗。King 成了黑帮的 kingpin。机关枪噼里啪啦,火爆得好像香港黑帮片,但是台词照搬原剧。

这倒给了我一点启发,有些人不是很爱玩技巧玩风格么?不是 all style no substance 么?例如徐克杜琪峰,老拍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的东西,抄经典名作么,照搬王子复仇记,就可以不用操心内涵了,省下精力使劲玩风格好了。

Before the Frost

Henning Mankell 的预言本能有时显得有点诡异。出版了 Firewall 之后,欧洲真的发生了一起银行电脑 hacker 窃案。他说,Before the Frost 的构思和大部分内容是 911 之前就已经写好的。

Before the Frost 出版之后立刻被瑞典电视台拍成电视电影,演 Linda Wallander 的女主角 Johanna Sällström 有种跟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很吻合的气质。小说里一开始就描写 Linda 十几岁的时候被父母离婚困扰而试图自杀。2007年,拍完一季13 集的 Wallander 系列剧之后(原创剧本,不是 Mankell 写的,我看过两集,觉得跟原作味儿不象),Sällström 忽然被发现在马尔默家中自杀死亡,刚三十出头,遗有一女。据说她一直患有抑郁症,2004年冬季在泰国度假时遭遇大海啸而幸存,不知道是否患有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不知道 Mankell 想到这么可怕的巧合时会不会哆嗦一下。

最近把 Before the Frost 拿出来又看了一遍。难怪第一次看完之后忘得七七八八,跟 Kurt Wallander 系列相比,这本比较沉闷,节奏比较慢,情节也不怎么惊险,而且缺乏描写老男人时他一向擅长的幽默和自嘲片段。但是回顾起来书中也有让人吃惊之处,他早早讨论了原教旨主义的危险性,甚至特地(但不过分强调)指向美国人里的这种人。他的小说题目一般都有双关含义,这一本也不例外,他讲的这个故事是一段长长的霜期之前的前奏。

他的新书 Den orolige mannen,据说是最后一本 Kurt Wallander 小说,今年已经出版了瑞典文版本。很想知道他最新的预言---或者只是故事---讲的是什么。




忽然发现 Mankell 在2007 年出版过一本小说叫 The Chinese,讲的是中国商人在非洲日渐扩大的势力。尚未在美国出版,但是似乎在 UK 已经发行英文版。Amazon UK 上只有一个评论,还是恶评,我有理由怀疑是华裔读者留的,因为他知道中国姓名的拼写正误。不免让我怀疑他对此书的恶评的动机是觉得民族尊严受到了侮辱,特别是他的“太政治了”的抱怨,非常眼熟。在尚未看过此书之前,我也不方便替它辩护,不过这个评论者实在可疑,尤其是他在 Amazon UK 上面仅此一个评论,其他的没有。

现在,我常常发现自己对中国人的看法跟对美国人的看法已经一模一样了。象,真象,如果做一个 blinded test,只看言论不看人,绝对分不出谁是美国人谁是中国人。“批评同胞/同种族/同肤色的一个人就等于批评我,等于侮辱我,等于侮辱我全家,我(代表所有的同胞)跟你拼了”。 这种态度我很理解,但是不能加入,我很怕被他们自动划入同胞一列,敬谢不敏。我只跟非此类人认同胞,或者更准确地说,同道。

Wednesday, July 15, 2009

Outliers 续:智商和历史的产物

Helen 问起这本书里关于智商的部分。书中有几章的话题跟智商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内容。

Malcolm Gladwell 引用的数据是,智商超过120是成功人士的必要条件,但是离充分条件相差十万八千里。另一个结论是智商与成功业绩不是线性关系,不是智商越高越成功,不是 IQ=160 的人平均比 IQ=130 的人成功几率高。他引用数据表明,要成为成功的 outliers,必须够聪明,智商 100 与 120 的机会差别很大,但是120 跟160 的机会差别的没有,达到一定智商之后,有无“出息”的几率就是由其他因素决定了。有证据表明,智商极其高的人,事业成功率 非常麻麻,跟普通人差不多。

这本书里对成功的定义是社会定义的事业成功,而且是非常非常成功的罕见人物,Bill Gates, Steve Jobs, Warren Buffet, 莫扎特这个级别的。但是他的目的不是宣扬怎样把后代(或者自己)制造成成功人士,或者怎样变成伟人,或者事业成功不等于人生幸福,物质财富不等于精神财富,之类如此等等常见的命题。这本书不是要贩卖成名成家秘诀,而是对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作者的兴趣是探讨环境与个人特质、个人奋斗之间的比例和联系,他的命题是,人人都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它们对命运的影响远远超过美国文化愿意承认的程度。(美国文化过分强调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是个神话。)

总之强烈推荐一下这本书,很好玩,引人入胜,而且不带道德或者社会价值的评判。

总是有人争论历史进程到底是伟人决定的还是时代潮流决定的,双方总有大把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举例说下,如果没有毛,中国的现代历史会有一些不同,当然不可能跟实际进程完全一样,当然不一定会出现一个王泽东李泽东,做出同样的事情。但是总体方向未必有太大差别,最大差别不过是上来个赵介石郑介石之类,总不会跳出一个乔治华盛顿或者甘地的 --- 即使当时有想法与他们相似的中国人,他们可能掌上半点儿权力么?别逗了。当时中国的潮流加上大量历史的轨道,决定了中国必然继续人治与集权的政治结构,在那样的结构里物竞天择,厮斗下来最后生存的那个胜利者,必然带有类似的特征和治国哲学。

再说甘地也不是他一个人天降神祗,独力扭转乾坤。印度内部那么多不同种族信仰,一团散沙,真要组织武装抗英搞独立战争,也麻烦得要死。而且别处没有梵教佛教传统的人民有这么容易买他的帐么?(但是这并不等于梵教佛教本身是和平革命的充分条件,佛教历史和传统并不能防止柬埔寨的恐怖屠杀。)

形势比人强。就这么简单。

历史

现在深觉历史知识不够用。小亚地区 (Asia Minor) 的历史引发我的大量好奇心,许多不同民族和宗教不得不共存和容忍彼此的生存环境,也是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火药桶。汉人本身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以同一方式对待多种族并存的状态 --- 大多数时候 dominate,以极大的数目优势压倒和消化少数族群。几乎完全消灭少数民族部落的风俗和文化和 identity。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在中原地区的过程都是这样的 pattern 。少数的几次汉族被外族殖民统治的状态,各族不得不共存的社会状态,例如元朝和清朝初期,以及多族共存的边境地区和时代,例如宋朝时的西北地区(井上靖的"敦煌"里描写的社会),如果能客观地了解一下,并且跟中亚与小亚地区进行比较,就太有意思了。

很明显,中原汉族人完全不会处理与不同种族和信仰共存的社会状态 --- 这不是说他们天然落后或者无能,而是历史的进化环境的必然结果。因为,中原汉族人已经习惯了一元化的社会状态,在种族、信仰、社会结构、价值观、经济结构、文化等等方面极度稳定,自从战国时期就是全民一心的一个大部落,而不是多个部落并存。这个稳定一元的历史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深远。

欧洲自古就是许多小国彼此紧挨着却各有各的部落来源、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信仰,彼此之间又冲突又合作,有时彼此吞并,有时又分裂。天天上演三国乘以十、乘以百的故事。说起来,倒是中东与小亚细亚地区的人民似乎弹性最大,自古夹在欧亚之间, conquer 过别人也被别人 conquer 过,历来与其他部落并存而保存自己,什么世面没见过?这些人民所习惯和熟悉的生存方式当然跟一元化的部落完全两样,渗透了集体心理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在。人人都是历史的奴隶,这是我从 Malcolm Gladwell 那里得到的启发。

这时候忽然好奇,秦之前的社会状态大概跟秦之后差别极大。可惜史书上写的都是国王与军队的故事,而且在后世的不断改写中越来越统一口径,归拢一元化,看不到民族并存(并存总是包括了冲突和妥协两方面)的具体状况。

这并不是说中原汉族的一元化社会不好,或者逊于其他社会状态。不,实际上可以说中国人是幸运的,社会非常稳定,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跟别处相比已经算少的 (没有计算过,大概印象)。跟中东、土耳其、巴尔干、波兰这些"夹缝地带"相比不知好多少。但这也不是因为中原汉族人多高尚多热爱和平,或者孔儒文化多高明多有效,说到底还是历史、地理、和运气。

正在读:Blue Shoes and Happiness

上礼拜去图书馆找 Alexander McCall Smith 的苏格兰小说,结果借光了,只好顺手捞一本 No. 1 Lady's Detective Agency 系列的最近一本, 蓝鞋子与幸福。然后再捞一本第一集 --- 硬塞给 Sam 同学看。

最近又喉痛!天气又热,脾气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有骂人的欲望。这星期在费城那边的 Liberty 比赛也没空去看(礼拜五被分配工作),气坏了。

Monday, July 13, 2009

Little Dorrit 1998




看到网上有很多人说BBC 二十年前有出过一套很好看的版本,至今仍有很多粉丝。好像没有在美国发行过,DVD 的没有,好奇在YouTube 上搜了一下,竟然有人把全部的视频发了上去。哇,真是,没想到,时代变化好大呀。

最大的一个不同是拍摄电视剧的手法。1988 版的 Little Dorrit 看样子全部是在 sound stage 和 studio 里拍的,没有任何外景,都是搭的,而且剧本尽量减缩不同的场景,每一场戏都是大段大段的对话,话剧感特别强。另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摄影机几乎从来不动,都是中景,极少面部特写,也很少转换视角。我看得憋死了,特别是里面的恋爱戏,拍得非常冷漠,距离拉得很远,感受不到男女主角之间有一点化学作用。

或许也因为,两个主角演员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化学作用。女主角是Sarah Pickering,很忠于原著地矮小瘦弱,象个没发育的小女孩。在网上查不到任何关于她的资料,后来偶然撞上一篇文章,有个记者居然找到了她,原来她在此片之前与之后都没有演过任何戏。哇塞,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奇怪。。。从头到尾都板着脸严肃地念台词,没见她露出过一丝笑容。据这个记者说,当时她的表演还深受好评,大家都觉得她是一颗新星,也不知是怎么看出来的。Derek Jacobi 演的男主角倒不那么忠于原著,本来书里40岁中年男跟22岁女青年谈恋爱已经颇有点 creepy,电视剧更夸张,让当时已经50 岁的Jacobi 演40岁的 Arthur Clennam,两只巨大的眼袋,茫然的表情,真吃不消,我还挺喜欢 Derek Jacobi 的,在这里却是木头人跟木头人谈恋爱。而且两个人站在一起没法让人不难受,他那么老,她看上去那么小,象爷爷跟孙女谈恋爱。只有 Alec Guiness 演的 Mr. Dorrit 还有点看头,象一只肥大的蛆虫,生活在满脑的迷雾中,依傍女儿生存。

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赞赏这套剧,难看死了。我好奇挖到一点旧版的 Our Mutual Friend (1976),BBC 发行,切,这里面倒是有很多面部特写,虽然也是大部分摄影棚,终究还有点外景。不过里面的两个男主角也长得颇为抱歉,John Rokesmith 在书里是一个黑黑的好看的28岁青年男,结果电视剧里找了个谢顶黄毛的 John McEnery 来演,一脑门皱纹,还络腮胡,象个孙悟空。

也许 Andrew Davis 有时候喜欢过分热情地 sex up 名著改编,又容易把忧郁悲观的男主角写得充满活力和性感,但是我宁可看稍微比原著描写更漂亮一点的男女主角,总比被人硬塞下又老又丑的男主角好点吧?坦白地说,2008 版的 Little Dorrit 里女主角太健康太高大性格也太强硬,男主角太英俊太活泼太温暖太年轻,颇有点儿偏离原著,但是我得说,改得好!原著有些地方也许在19世纪是正常的,现在看来简直恶心,例如 Amy Dorrit 是圣女,对自私的家人百依百顺无私奉献,心甘情愿地做牛做马,Arthur Clennam 看见比自己年轻很多的美貌女孩子就走不动道儿了,成天苦着脸自怨自艾,两个人不仅年纪差得太多(他老得可以当她爸爸),而且 Amy Dorrit 个子瘦小看上去像个未成年幼女,仰望崇拜爱慕的男人,还请求他管自己叫 "Little Dorrit" ,我忍不住鸡皮疙瘩撒了一地。还好 Andrew Davis 很体贴地把他们的关系现代化了很多,容易下咽。

记得小时候中央电视台引进了好几部BBC电视剧,包括 David Copperfield, Our Mutual Friend, The Old Curiosity Shop,别的忘了。我正上小学,刚开始近视又不敢跟父母承认,所以都看得模模糊糊,后来戴了眼镜,却似乎不播了。只记得里面的绅士全部留连鬓落腮胡子(无唇髭),让没见过洋人的我觉得好奇怪。

YouTube 上面的链接:

Our Mutual Friend (只有一个影迷自己剪的MTV,含四个/两对主角);

Little Dorrit trailer. 这段这段含有两个人的对手戏。

文雀

昨天去看了杜 Sir 的文雀,说实话如果不是在黑洞洞电影院里跟满场的人坐一起而是看视频或者影碟,我早就不耐烦哗哗快进到结尾拉倒了。这是一个羽绒枕头,塞满了轻飘飘的羽毛。这就是一个形式上的练习,一个棉花糖,一个随手做随手扔的小品。当然,小品也没什么不好,棉花糖也能带来一时的快感。哄得大家一笑,转脸忘得一干二净,不留痕迹,也无所谓。如果说对我个人有什么意义,就是再次印证了我对杜琪峰的一贯印象,就是很有点小聪明,但是感情和思想比较肤浅。

文雀显然追求默片的效果,情节主要靠画面和剪接叙述,人物靠背景音乐定义(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剪辑和音乐都是洋人做的)。人物相当平板,情节也很"纯净",象养在培养碟里的细菌 culture。不过这些都可以原谅,小品嘛,在"创世者"手中严格控制的过程,没有现实的污染和干扰。但说到底,作为一个形式练习的小品,只嚼不咽的泡泡糖,即使不算无意流露出来的让人反感的藐视女性的态度,文雀仍然让人失望。为啥涅?因为几场关键的偷戏拍得不够精彩。只有开头的一场戏还算连贯(虽然剪得有点太碎),但是后来的偷戏就比较马马虎虎,没有什么新奇点子,没有让人"哇" 地眼前一亮,诊所里偷钥匙的部分也是搞笑有余悬念不足。最后一场斗法最让人失望,第一操作性很弱,第二逻辑上不可信,第三一点也不精彩,第四镜头和剪接混乱模糊,根本没描述清楚嘛,怎么让人赞叹呢?偷的真谛跟魔术是一样的,指东打西,转移注意力,我觉得杜 sir 根本没想清楚这一点,搞那么多人堵着任达华,那是抢,不是偷,太傻了。最后任他们也没有把护照偷回来,就更让人失望了。任达华都没有把护照藏得深一点,简直一点难度也没有,这有什么好看的?两边使用的技巧也没有任何让人惊叹的地方。这种小品,说白了"玩的就是心跳",揭示给观众前所未见的新鲜花样儿。没有新鲜感这片子就一钱不值了。

Friday, July 10, 2009

关于男人的电影

将所谓的"法外之人"浪漫化,这是一个千古主题。关于男人,既然出钱制作、写剧本、拍电影的人一直都是男性掌权的行业,男性题材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主流。

barb 问,我认为哪些是描写男性形象比较靠谱的电影,让我这种女权主义思想的观众看了不讨厌。 Melville 的那两部看过的,红圈和独行杀手,都算。Sergio Leone 的那些"面条西部片",不能再阳刚了,但却并不推销美国式的价值观,也挺好看。张彻那种毫不掩饰的男同武侠片,真是太有喜感了。我最喜欢林岭东拍的那种疲惫而 ambiguous 的中年男人,可惜他现在不拍了。
最近刚出一部叫做 The Hurt Locker 的电影,也是全男班的那种,被影评大力推崇。导演却是个女的,Kathryn Bigelow,九十年代以拍动作片著称。我记得第一次看见并爱上 Keanu Reeves 就是在她的电影 Point Break 里。这部片子符合"让人向往与同情的罪犯"与"男性之间的友谊"两个条件。

至于"值得同情/喜爱的罪犯"的电影么,很多啊很多。最著名的要算 The Godfather 系列了。黑帮电影至少从二十年代就有了,跟着当时的 pulp fiction 一起,浪漫化 gangsters。他们总是比好人抢眼得多。但是,其实在任何时代,坏人都比好人抢眼,例如 Othello vs. Iago。

As examples of interesting male images without caricatures of chauvenism, I would suggest both The Terminator and Terminator 2, both made by James Cameron, who was married to Bigelow briefly. He has made a lot more money than his ex-wife, but he is artistically much less accomplished than she.

Thursday, July 9, 2009

Con Te Partiro

A very popular Italian song that made Andrea Bocelli an international star. Oddly enough, according to wiki, the song was not well received in Italy. Of course, one cannot always believe wiki.

Funny though that the English version, which was sung in duet with Sarah Brightman, is titled "Time to Say Goodbye." The meaning is the opposite of the Italian title -- I leave with you. The whole song keeps saying, I set off into the world with you by my side and "You are my sun" (recall the famous Italian old song "O Sole Mio"/"My Sun").

贴个 YouTube 上的带歌词儿的版本

一会 mio sole, 一会儿 mia luna 的,好老派的情话呀。笑,真可爱。

Wednesday, July 8, 2009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完

虽然 Newman 迷同学坚决打倒我的托“福”行为,但我还是觉得 Redford 留的那撇小胡子给了他一种挺 vulnerable,挺 sensual 的感觉。在其他影片里,他总是那么程式标准的 American Golden Boy,就是 Walter Mosley 在 Fortunate Son 里面描写的那种,不讨我喜欢。

电影从整体来看,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面一半在玻利维亚瞎混的部分,不知所谓,虎头蛇尾,连开头半个钟头里的强烈的视觉风格也消失不见了,只剩结尾的一个著名定格。难怪年轻时的 Robert Ebert 对它评价不高。感觉编导有什么话想说又说不出来,其实有好几个方向可走,稍微深挖一点都可以,却搞得这么马马虎虎的。

到了玻利维亚之后,两个人简直傻冒得让人难以置信,倒是让我想起 Christopher McQuarrie 拍的枪之道 (The Way of the Gun),那片儿(2000)显然是抄袭这个的。

典型的青春期少年梦,或者老头儿做的青春少年梦。可惜我是个女的,不吃这套。

Monday, July 6, 2009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半



看了一半儿,明天接着看。

感觉非常六七十年代。叹,1976年之前的美国电影儿真好,但是这一切都被 Spielberg 给杀了。几年后,他就是那个影片里未曾露面的铁路大王。

这是一个纯粹的男人的童话。有时候看那个年代的电影里对女人的态度只能骇笑,也许是当时咄咄逼人的 Feminist 运动把所有的男人都吓死了,天然的自保意识倾泻流露出来。

男人童话之外,里面全部是 archetypes ,都是存在主义的象征符号等等,某个概念的末路 --- 也许是自由 free spirit,也许是 Americana,也许是神化了的 masculinity。管它在 William Goldman 脑子里是啥,反正八九不离知识分子对某种理想的范特西。非常 self-conscious,刻意地摆姿势,并不掩饰,甚至邀请观众来观赏自己(Goldman, George Roy Hill,也许还包括两个主演)的雄性姿势。雄性动物本来就很喜欢摆姿势。

其实我从来就不认为 Redford 好看,但是在这里面不得不承认,他的形象比 Paul Newman 要美。

Sunday, July 5, 2009

找到一个看戏伙伴

今天跟一个看花样滑冰的朋友见面聊天,结果说到最近和过去看的莎剧。她是戏剧系毕业的,有博士学位,在本地小剧院里导演过话剧和音乐剧,也认识 Michael Kahn (现在是华盛顿莎剧院的艺术领导)。专家呀。

她过去住在城里,经常进城看戏,现在搬到 suburb ,机会较少,然后拉着我说以后有机会一起去看戏吧。很好很好。看广告好像 Folger Library 明年要上演 Hamlet。

The Abyssinian Proof 完

哇,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记录,一本三百页的小说三天读完,而且还是比较仔细地读来着。

后半本儿的情节性比前半本儿强很多,让我放不下来,忍不住快速往前赶。而且后半本儿的故事终于比较象传统的侦探小说,还有不少追捕和动作情节,不象前半本儿那么 exotic ,让人头晕。

作者 Jenny White 在某些方面让我联想起阿耐: 口吻风格有点男性气概,够“狠”。上一本书里就有颇为冷酷地描写罪犯被砍头,女孩子被强暴的情节;这一本里有更多的残忍恐怖的段落,unflinching。不过她到现在也没写男女之间的床戏,倒是有一些女同性恋(第一集)和男同性恋(第二集)的段落,可怜的男主角,到现在泡了三个妞,没一个得手。

第一本书的故事情节完全不按侦探小说套路,让人猜不出下一步会冒出什么来。第二本倒是有点倪端,故事中心,所谓 McGuffin 的桥段,即大家都要抢的宝贝,是所谓的“上帝证明”,一个据说能说服互相残杀两千年的教徒们放下屠刀和好的古董,于是情节围绕着这个箱子展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不能肯定作者自己的立场 --- 她的男主角 Kamil Pasha 是不信教的,但是小说从头到尾有很平衡的宗教讨论,并不诋毁但也不美化宗教。

这种 detachment 体现在她的很多立场上,让我挠头。一般来说,虚构的小说最能反应作者自己的爱憎和立场,藏不住真实思想感情,但是 White 的两本小说都没有泄露出明显的感情立场: 伊斯兰 vs 基督教,东方 vs 西方,土耳其 vs 欧洲列强,信 vs 不信,各个在伊斯坦布尔的种族,甚至法制 vs 圆滑/腐败/“野蛮落后”的当时当地的现状,都极其理智地罗列给现代英语读者,连我这种对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相当敏感的读者都没有感到明显的不舒服。她给男主角设定的立场(假设是她自己的立场)只能说有一点偏向现代人角度,却不是明显的“披着土著外衣的洋人”。

不过毕竟不是专业侦探小说作家呀,在 plotting 方面还是有点业余作者的痕迹,特别是设计打斗和追捕场面时,第二本比第一本有进步但是很多地方节奏不够快,情节也不够惊险,有几个关键的地方甚至模糊带过或者虚写了。

Saturday, July 4, 2009

King Lear



昨晚去看的。也许因为是长周末,大家都出去玩了,买到了很好的票子,正中间而且离舞台颇近。

实际上这是三年前芝加哥 Goodman Theater 的制作,导演 Robert Falls,今年被华盛顿莎剧团 revive。Falls 把剧情设计在九十年代初的南斯拉夫内战,意思意思地对应一下铁托死后一切都分崩离析的状况。上半段让我觉得麻麻, Stacy Keach 的 King Lear 是另一种人物解释,少一分昏庸,多一分自我膨胀;对 Regan 和 Goneril 的解释则相当无情,基本上把她们描绘成 sluts ;演 Edgar 的演员也很一般 --- 不过这是意料之中的,很少导演费力气在 Gloucester 一家的平行剧情上; Edmund 还凑合,不过好像还不够 evil 。总体看上去就是穿现代服装的老剧嘛,背后是南斯拉夫音乐,加上台词里的 France, Albany, Cornwall, 让我觉得别扭。自从 Ian Holm 开了头之后,现在人人都要在暴风雨那场戏里裸一把,引发了场内不自在的咕咕笑声。

Intermission 之后,忽然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血腥和暴力堆积起来。Things fall apart --- No, they really, really fall apart. 至少有两处导演对原剧本做了重大修改:一是让 Edmund 谋杀了 Cornwall (莎剧中本来是他的卫兵刺杀了他);二是让 Gloucester 死在舞台上,而不是间接补叙告诉观众他死了。这两个修改都合情合理,至少在我看来是锦上添花的决定。

此外,导演特地在中间加了一段无台词的戏,一群修女把一堆一堆的白布裹着的尸体拖上舞台,然后两个工人把他们扔进一个公共墓地(舞台地板上的一个洞)。背后是凄厉的巴尔干葬礼音乐。这段儿很震撼。Gloucester 挖眼睛的戏也是面对着观众演的,比我见过的别的版本逼真。Edmund 勒死 Cornwall 拖了好几分钟。最后 Goneril 谋杀亲妹 Regan ,Edgar 杀死 Edmund ,都搞得血淋淋的,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一般舞台上的暴力杀人戏都比较程式化,意思意思就行了,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 Falls 版本搞得忒逼真,开枪的声音特别响,啪啪的震耳欲聋;勒死/闷死人也挣扎好半天才死,杀人者与受害者肢体纠缠;演员演死的过程都近似电影中的写实的死法,扭曲哆嗦地死,而不是舞台死法,手捂着不流血的胸口说,“你杀死我了”然后姿态优美地倒地不起。

后半部分的舞台布景从头到尾都是轰炸过后的断壁残垣,满地垃圾,加上人物穿着现代装,让人难免联想起新闻里瞥到的画面,天天都在发生。可以代入南斯拉夫,也能代入世界任何一处正在进行的战争。这时我忽然醒过味儿来,如果用铁托的例子对照李尔,倒是可以把他在开始的三分国土解释为想要避免自己死后三姐妹自相残杀争斗的可能性,加上周围虎视眈眈的邻国领袖(如法国)在等着插进一脚。这么一来反而凸现了内战的不可避免,李尔总要死的,即使他没有在生前将权力分割给三个女儿,即使他在生前妥善地分配了权力。被强硬领袖勉强捏合在一起的国家也非瓦解不可,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北韩呢?伊拉克呢?伊朗呢?)。结束时观众反应不算特别热烈,也许大家都有点 shell-shocked.

一言蔽之,导演和设计很强,演员比较麻麻。美国英语念台词其实比较好懂,但是现在我希望看一出英语口音的莎剧。

Thursday, July 2, 2009

Crossroads

The Abyssinian Proof 的开头就充满了危机,时代的动荡,所谓风雨飘摇,普通人只有随波逐流的份儿。 (其实 Jenny White 的两本小说都并不是正宗的侦探小说,在情节和人物上面都不按传统套路出牌) 1887 年的伊斯坦布尔,挤满了各种族各信仰的人群,希腊人、犹太人、鞑靼人、基督教徒、阿拉伯人、处于统治地位的土耳其人、美丽的奴隶北非埃塞俄比亚人。衰落的帝国夹在英法德俄的势力中间,庞大的官僚系统,苏丹的秘密警察组织,宫廷内部斗争,如此等等,让人眩晕。对照上集,忽然想到一些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让我打了个寒战。过去,我模糊地感觉处于地理交叉路口正当中的丝路中段也是诸多历史转折点所在,但是所知实在太少,毫无真正的概念。这本小说里的一些描述把很多碎片拼了起来,达到一点感性认识。

AP 一开始就是各路势力混战,矛盾激化,乌云笼罩(虽然要等到几乎三十年后 1914 的 WWI 才达到最后最大的爆发),巴尔干半岛的穆斯林居民与基督教居民互相争斗残杀,周边的欧洲国家暗地支持和挑拨基督教势力,大批穆斯林居民向东逃难到伊斯坦布尔,使城里的种族矛盾和tension越发激化。我几乎跳起来,这完完全全是1990年代南斯拉夫分崩离析的翻版嘛 --- 不,科索沃战乱是历史的重复。

这时感叹一下中土人民已经习惯了几千年的“民族大融合”,汉族在绝对数目和社会势力上的压倒优势,加上一个无宗教而相对稳定的社会模式,交叉地带的那种混杂动荡的种族、文化、政治环境让人难以想象。各族各教人民势力此消彼长,为了争夺资源也少不了代代结怨却又千丝万缕地牵扯在一起。现代历史是几千年生存状态的延续,眼下中东、以巴斗得火热,前十多年巴尔干半岛的 implosion,再往回算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巴尔干半岛爆发,之前奥托曼帝国与欧洲争夺地盘,再早些十字军与阿拉伯联军的战争,再之前东罗马帝国在拜占庭建都,后来又慢慢垮掉,再之前亚历山大大帝从马其顿横跨东西,再之前希腊与波斯海陆军打个没完。这么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叉路口,各部落免不了相逢的狭路瓶颈。妈的,我忽然觉得做中国人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在这条道儿上代代生存,能有几天安稳日子过?周围都是跟自己不同相貌,说不同语言,信不同上帝的人们,有时是邻居朋友,有时忽然就变成了死敌。能搞清楚自己姓甚名谁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小说的主角 Kamil Pasha 是作者 Jenny White 的化身和代言人,他虽然是土耳其人,但是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信仰现代科学和理性主义,相信(希望?)法制能协调和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维持和平和正义。但是,作者又似乎指出,在土耳其的当时处境下,英国/西欧的体制完全是上树打鱼。当然,其实西欧内部也是上千年打个没完没了,四分五裂,没几天安稳日子,现代的立宪和民主体制也很短暂,要说真有多稳定也未必。在地理和历史的十字路口,原始的人性在逼挤的小道上总会赤裸裸的凸现出来。

现在我十分后悔在上一个公司里没有跟土耳其统计学家好好地聊一聊。

Currently reading: The Abyssinian Proof


Borrowed the book yesterday from the library and could not put it down! I am thorough dazzled by this mysterious and absorbing world. All senses are stimulated.
I did not know Abyssinia is an old term for Ethiopia.
Not only is the story fascinating, but I find several puzzling points about the author herself and her temperament.

Wednesday, July 1, 2009

More on the Scot

今天撞见 Telegraph 上面两篇对 Andy Murray 的苏格兰国籍哼哼叽叽的文章。在这里这里,后面的读者发言也很有意思。我对英格兰苏格兰之间的历史知道很少,Braveheart 那种玩意儿信不得,来源只有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两本儿历史小说还看得我迷迷糊糊的。看样子积怨颇深,现在没好多少。既然不了解,也不好乱加评论,虽然我心里是免不了偏向苏格兰一边的。

Murray 的确有点典型的 dour Scot ,脾气倔强别扭,不讨人喜欢,嘴不甜。英国球迷本来就不怎么待见他,他也很明显地表示过 the feeling is mutual. I quite like the attitude of "up your English a**es".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