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October 8, 2008

投名状

看到一半,已经明白为什么投名状远远不如刺马。这并不是吹捧张彻,他的弱点也很多很明显,但是陈可辛还是给比下去了。

很明显,陈可辛和他的编剧们,讲故事的野心很大,又要阐述战争的残酷,又要讨论政治的阴险。但是他们对政治的了解,远远不如张老板,而对军事策略,很明显也是关起门来凭想象画图纸。因为他们不读书不读史,都是看漫画书长大的,最多加一个金庸小说“鹿鼎记”。漫画书里的人生是简单的,在几张画里就得讲完,而复杂深刻的人性和心理,都变成惊叹号,艰难的选择也成了堆砌的口号。

投名状再次证明被说烂的老教训:写你懂的事(write what you know)。当然,基础是自己知道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不懂,以为很懂,写出来就会让人笑,哈哈大笑。连投名状的意思都没搞清楚,就拿来用片名。连仗要怎么打都不知道,就要达到现实主义的效果。连人事管理都不会,政治描写当然会一头雾水。故事没有逻辑,那是因为懒得动脑懒得做资料调查懒得编织经络细节的编剧图方便的结果。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整个故事从头到尾推动剧情的一个重要工具是什么?粮草。没有弹药拿什么打仗?没有粮草,手下的军队再忠心再讲义气,三天之内鸟兽散尽,大家都当逃兵。美国派兵海外,搞给养的人数比真正打仗的多几倍。这是常识,带过军队的庞青云会不懂?简直是开玩笑。这些人随着他投军,一开头就是为了吃饱,参了军还没饭吃,NND,谁还会留下不走?早去南泥湾开荒种田了。为了忠心于大哥吗?我们只看见庞青云带兵冲锋陷阵,看见他整军纪杀了两个强奸民女的小兵(理由也很不充分,跟收买人心相反),却从来没有见他收买人心。

其实这是庞青云这个人物的关键败笔。他从头到尾都在用打仗杀人来谋求事业成功,可是中国人都知道这是最傻冒的做法,劳模要往上爬不会搞人际关系,不会找靠山,不会见风使舵,怎么可能?自己的兄弟都搞不定,也没有哄好上面的大人物,怎么可能爬上去呢?又要写勾心斗角的复杂官场,又对真实的官场套路语焉不详,这不是给自己下绊儿吗?

再举一个很无厘头的例子。为什么要杀苏州城的降兵?为了省一口饭?收编了他们,就多出宝贵的几百上千个新兵。难道一口饭比射死他们的弓箭更昂贵吗?官方就穷成了这样?那还怎么打天下怎么保天下?一般的真实情况下为什么要屠城?那是因为打仗围城而结下深仇大恨,而且常常是为了起到震慑的作用,阻止其他城过度反抗不降;这也是为什么投降的城常常能受到比较宽大的待遇,因为要给其他人做个样子,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是心理战,是兵法第一条。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不会有这么无厘头的屠城理由。

这部影片的剧本里,大多数的情节和逻辑都是不通的,有没有通的地方。。。一时我还真挑不出来。真难为他们了,一次两次糊涂不难,坚持糊涂到底才是难事。

人物性格的模糊和单薄,互相之间感情关系的混乱和空洞,动机和立场的自相矛盾,这都不分析了,要说起来得一大堆。里面有谁比较靠谱?人人都很不靠谱也没有连贯性。其中张三弟最不靠谱!编剧让他把二嫂给杀了,真是败笔中的败笔。刺马中的精彩决定之一就是杀了这三士的桃子最后还完整地活着,对女性权力和独立的微妙的反传统态度,在当时已经走在时代前面,而三十几年后的作品,反而观念倒退得连张老师都不如。

最后挑两个技术上的毛病。第一,背景音乐太嘈杂了,轰隆轰隆地硬把主题和感情塞进观众的喉咙里,强迫观众接受编导的意图。越是这样,就越显得编导对自己的故事的说服力没有信心。戏不够,乐来灌。第二,假现实主义的美术设计,弄一大群蓬头垢面的群众演员,主角也满面尘色,目的何在呢?又不抢眼,又不推动剧情。大场面的战争段落是为了给观众感官刺激,这道理人人都懂,但这些大场面的文戏又是干啥的呢?陈可辛显然不会调度和拍摄战争场面(应该罚他看十遍指环王然后写一个长篇报告心得),不过战争场面的逻辑混乱和不连贯倒是跟其他故事段落的混乱和摸不着头脑是一致的。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