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著名的少而精的科幻作者 Ted Chiang 的新作,一篇颇长的中篇小说,被S同学挖了出来给我看。

这个故事比过去的作品少了很多奇幻的色彩,很现实主义,属于“有可能发生”的次类型故事。从一个很普通的软件小公司开始讲,这家公司的创意和产品是一种网上virtual宠物。这没什么稀奇的,现在就有很多模拟世界和模拟养宠物的网上游戏,而且已经非常活灵活现(虽然我自己没玩过,只是耳闻)。故事中的宠物的特点是一半象婴儿,一半象灵长类动物,能够学习和吸收和消化新知识与新经验,需要主人慢慢地“养”起来,并且跟周围的(virtual)世界接触,才能积累出个性与能力。

跟其他的 Ted Chiang 故事相似之处在于,他能够用很少的科幻(非现实)设定,建筑一个细节丰富的世界,并且按照严密的逻辑把这个世界自然发展到奇异的地步。

我个人对这篇小说的读后感是,在接连许多年写出十篇左右持续高质量的中短篇小说之后,Ted Chiang 终于老虎打盹了。也许是因为我不玩模拟世界的网上游戏,对里面的软件设计师和模拟宠物都不能建立感情共鸣。情节发展---即宠物软件的lifecycle---也显得缓慢而平淡。但是或许做软件工作的读者会深有感触也说不定,或许对自己创造的软件产生过深厚感情,眼看着“作品”在市场上由热到冷,被用户抛弃或者被新产品替代,编程者会感到失落。

故事并不能算失败,只是没有达到 Chiang 以前的作品的水平,但看完之后仍然留下值得思考的命题。也许这不是他的本意或者本意的中心,但是让我念念不忘的问题是: What is real? 虚拟世界中养的宠物其实也可以赋予身体而进入人的生活,那么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呢?这些宠物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生命,有程序有code,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改和控制,但是又包含了活动物和活人的cognitive ability,即从环境与经验中学习和改变。而它们给“主人”带来的亲密感都是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最近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考虑的,人从网上/电脑中的“虚拟世界”发展出来的感情和关系,跟现实中的感情和关系,一样乎?不同乎?差别何在?我渐渐认为网络提供的感情和关系虽然跟现实相似,但实际上并不相同,这是一种我们的天然生理功能(进化得来的)未曾预料的状态。

*********************

在网上随便狗了一下,看到一篇最近的访谈,别的倒算了,他的这段话让我非常戚戚:

I can't recommend technical writing as a day job for fiction writers, because it's going to be hard to write all day and then come home and write fiction. Nowadays I work as a freelance writer, so I usually do contract technical writing part of the year and then I take time off and do fiction writing the rest of the year. It'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do technical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as fiction writing - they draw on the same parts of my brain. So I can't say it's a good day job in that sense, but it's a way to make money.

1 comment:

simon said...

最后一段真好。科学文艺青年真痛苦。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