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感觉需要所谓“治愈系”的读物,于是又回去把 Craig Johnson 的第四本 Walt Longmire 侦探小说借来看看。可是,这个人也越写越暗黑了! 没办法,任何崇拜莎士比亚的人都不可能心里没有黑暗面。但是,还好,Walt Longmire 这个人给读者带来的安全感仍然像一床大棉被。难怪那么多读者迷上了他,把他当成真人。
跟系列中第二本 Death Without Company 有类似之处,Another Man's Moccasin 也深深牵扯到历史与回忆,只是这次是 Walt 自己的回忆,关于越南战争。Johnson 自己肯定没有去过越南, 年纪不够老,但是他写出来还挺活灵活现的。当然这一本书的主要人物之一仍然是怀俄明的 landscape,这一次描述的是被遗弃的鬼镇 Bailey。
我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侦探小说给人一种安全感。除了 SJ Rozan 说过的 a rational world (生死有因)之外,虽然侦探小说里总有 evil,但代表 evil 的力量化身在隐藏的凶手里,读者的视角总是保持在离凶手相当的感情/心理距离之外,直到最后揭秘。凶手本身的 point of view 读者不需要了解得太清楚。
2 comments:
刚看完了宫部美雪的《火车》,蛮disturbing的说。最象大棉被的是经典detective story,完全不痛不痒。
但是,cozy 类侦探小说,现在我又觉得闷。人真麻烦。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