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November 22, 2010

The Roaring 20s

当时的纸醉金迷是后世难以想象的。在泡沫破碎之前,满街都是暴富狂欢。而且那是个道德家和宗教狂手上没有大喇叭的时代(不象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肉林酒池,袒胸露乳,Mae West台词里句句是性挑逗,海斯办公室尚未出现。欧洲当时的艺术圈几乎是文艺复兴的重现,毕加索海明威Fitzgerald这帮人混在一起,各种-ism流派纷纷涌出来。据说柏林是最糜烂最自由放荡的城市,男同志们招摇过市。在美国那是爵士乐席卷全国的时代,纽约的Harlem Renaissance带出一批黑人艺术家和文学家。爵士乐又刚刚介绍到欧洲,轰动北欧和巴黎,余音至今。因为之前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即使西欧和美国的经济飞爆,大家的潜意识里其实已经有末世狂欢的预感。电影不仅有故事片而且新闻胶片,电报的推广和报业的发达又帮助加速消息传播。女性地位也突然高涨,女飞行员,女探险家,女作家和哲学家在大众心目中造出有影响的舆论,连电影里的女明星都特别强悍。

我觉得当时的巨变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人口中识字受教育且积累私有财产的比例突然增加了。那个时代的风气之开放,思想之解放,艺术之超前,今天难以想象。然后突然在大萧条中轰然倒塌,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全面毁掉。后世几十年都未能赶回二十年代的状态,特别是思想和文艺的自由解放,整个西方社会都在集体度过飞扬放浪的青春。除了F. Scott Fitzgerald 和 Hemingway留下的文字记录最有名,我还想起Christopher Isherwood的柏林故事集中的描述。那真是一个奇异的昙花一现的时代,再也不能重现。

不过呢,让我满心好奇的还是另一个因素: 人少。当时的人口基数就比现在少很多很多,而读书识字的更是屈指可数,写本儿书出版,其他文人都能看上一眼,留个名也不太难,圈子够小;不象现在,随便那个编辑部都是日日扔出去几筐几筐的投稿,谁认识谁。但那时又不是人极端的少,不象之前的历史年代那样,有工夫不事生产的人数太少,收集几本书籍都那么艰难,偶然有个条件好点的人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非得凑上个文艺复兴时代才能遇到几个说得上话的同仁。从量变到质变,我就老是幻想,几十年之前,也不必太古,跟现在的差别恐怕不仅是量而且是质的不同,气氛是不一样的。当然其实要半吊子地模拟一下那种状况,也可以跑到人特稀少的地方去住,例如加拿大或者纽西兰 ...

2 comments:

Unknown said...

这篇真是传道授业解惑,嘿嘿嘿

Little Meatball said...

即使不能真的穿越,也希望能多读几本书,看几部电影,然后写篇穿越小说出来。Connie Willis 就爱玩这种游戏。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