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unday, May 1, 2011

Daniel Deronda

这本书我是从何时开始读的已经不记得了,不过在Amazon上可以查到是去年九月download到Kindle上的。断断续续地停停读读,中间读完了十来本其他的小说,今天,终于把它给看完了。

篇幅虽不短,情节并非复杂,人物卡司也不是很多。小说的构架是两条线平行:第一,一个名叫Daniel Deronda 的年轻人被一个思想开明的乡绅兼MP抚养长大,一直不知道自己父母是何许人也。他偶然遇到并且搭救了一个走投无路的犹太孤女,帮助她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和哥哥。这个目标可以说也寄托了他自己对身世的探索。在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个患肺病晚期但是满腔Zionism激情的犹太青年Mordecai,接触到犹太复国主义的鼓动宣扬。这时候,他的监护人派他去热那亚跟母亲相认,于是他的身世之谜终于解开,了解到家庭历史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

第二条线,大小姐Gwendolen美貌而天真,但他并不傻,谈吐机智且心气高傲,被一个财产和血统都十分可观的贵族男看中而追求,而且这个贵族男并非老丑,也不愚蠢。Gwendolen的家世本来就很普通,不幸剩下那点钱也在亲戚的股票投机中丢光了,虽然如此,贵族男追得更紧了。典型的言情小说式设定显然不是偶然的,只不过这不是攀高枝淑女打造手册,而是肮脏丑陋的现实。有钱有地位的贵族男早就有情妇与私生子,家产名号的分配都是明争暗斗的因由,而美女嫁之说到底还是为了钱和地位,为了虚荣和经济保障。

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专为讽刺言情小说而写的,大小姐Gwendolen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被一支怀着同情但又毫不手软的笔写出来,好有真实感,即使到最后一页也没有轻易而圆满地替她解决所有的困惑和挣扎。

小说的重点并非女性主义,而是犹太复国主义。George Eliot 通过 Mordecai,一个先知式人物,描述当时涌现的复国主义思想和理念,而且让男主角最终接受宣扬 Zionism 的使命。也是一种客观冷静,带有深刻同情的态度,但立场并不简单也不黑白分明。这一本以犹太人物和复国主义为中心的小说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主流文学界是(据我所知)绝无仅有的现象(当然犹太作家不算在内),作者不仅是英国gentile,而且是个女的!在当时当地无比超前,对阶级、种族、宗教的多元化的见识和胸襟,对社会问题敏锐观察和思考,以及冷峻的笔触,复杂的理性考虑,是当时最著名的男作家也无法达到的程度。英国人的种族观念十分狭隘,即使在遍布全球的帝国时代也普遍对“不似我们的人”的文化和传统视而不见,毫无兴趣,一律视为低等。Eliot 对犹太族群的思想理论的描绘,没有英帝国特有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显然是建立在亲身接触、了解、研究的基础上的成果。这种严谨治学和尊重其他文化/种族的态度,在今天当然见怪不怪,但是在1870年代的英国主流社会中该有多么难以想象。George Eliot 当时已经五十多岁,文学地位广受尊重,这是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绝不是什么横空出世的新运动先锋,但是她思想之前卫在当时的确是别人(不论男女)赶不上的。

我特别佩服她拒绝操纵读者的感情立场的写法。实际上,每个作者都不能抗拒操纵读者的诱惑,几乎每一本小说都必须控制读者的立场:喜欢谁讨厌谁憎恨谁鄙视谁同情谁,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有道德的好人,谁是邪恶的坏人。高明的作者手法微妙,读者不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感情被牵着走。例如 Truman Capote 的 In Cold Blood 中采用极其冷漠的文笔描写两个凶手,用看似客观、不易觉察的细节引导读者对凶手之一的同情。在 Daniel Deronda 中,George Eliot 并不刻意掩饰自己对某些人物的同情,对另一些人物的批判和鄙视,但是她细细描述人物的动机与心理的时候又几乎“冷酷无情”,极度保持真实性,拒绝用廉价的小tricks小手段讨读者欢心,读者很难把自己代入人物的脑子里幻想化为一体。实际上她是在迫使我们认识一些陌生人,让读者真正彻底地认识了解一些复杂的,跟自己很不一样的真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未满足的欲望、未竟的理想、逃避的白日梦的延伸和投射。

Daniel Deronda 这本小说在英国文学里没有什么名气,地位远不如她的其他小说如 The Mill on the Floss, Middle March。考虑到如此“主流外”的题材倒也可以理解。不过,我真觉得英美学者好好地读一读她的这本小说,因为它捕捉到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中真实的活动,是当时Anglo白人主流学者们根本没注意到的社会力量。Eliot 或许没有想到,也或许有预见到,自己的敏锐嗅觉令她的小说准确地预言到未来的历史 --- 当她笔下的人物走向东欧,计划宣扬犹太复国主义,计划用宗教与文化遗产把散落各国的族人团结起来的时候,有谁能想到一百年后他们成功了,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权力和政治的格局,而且至今仍然对世界政局和未来社会有强烈的影响。正如她写人心理的冷峻客观的态度,历史也是一样,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没有恒定的道德立场,一切都是相对的、动荡的、变化的。

除了非常前卫的女性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之外,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 heritage,祖辈历史对后代的心理/思想/倾向的深刻影响,小到父母对儿女的作用,大到整个种族文化遗产,都有触及讨论。别忘了当时Carl Jung还是婴儿(1875年生),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的理论还得等几十年后才会出现呢!George Eliot the prophet,她的预言家地位绝对被文学界大大地低估了。

George Eliot 年轻时写过一篇文学评论,“Silly Novels by Lady Novelists”,点名批判当时流行的“女性文学”,题材狭窄肤浅,文字粗糙说教,人物虚假可笑,情节胡编乱造。嘿嘿,很不温柔敦厚,很不宽宏大量,很不 ... 女人。文章十分辛辣讽刺,针针见血,节选一段让我LOL:
The standing apology for women who become writers without any special qualification is that society shuts them out from other spheres of occupation. Society is a very culpable entity, and has to answer for the manufacture of many unwholesome commodities, from bad pickles to bad poetry. But society, like "matter," and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and other lofty abstractions, has its share of excessive blame as well as excessive praise.

5 comments:

CAVA said...

前几天在杂志里看到Daniel Deronda改编电视剧DVD的广告,猜猜编剧是谁?Andrew Davies。还是与PBS合作的。

Little Meatball said...

哇,这么巧。是十多年前的那一版么?我看过最后一两集。

Little Meatball said...

查了一下,是2002年,差不多十年之前。感觉是很久以前了。

talich said...

犹太复国主义十九世下半在英国就很盛了,当然,还有一股力量强调融入当地社会。可能 Benjamin Disraeli 的成功让人不太容易注意到复国主义力量的积蓄?

Little Meatball said...

我认为是英国人觉得自己很优越,对劣等民族毫无兴趣,即使身边有什么运动也不会在主流的文艺里反映出来。当时的主要作家倒是有写政治局势,但是很少离开Anglo Saxon和大英帝国("Queen and country")的角度。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