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永远的老朋友

当然是福尔摩斯啦,哈哈。

最近因为看奥运会比赛,熬夜太多,头昏脑涨,暂时手里没书,就翻翻福尔摩斯。从早期作品读起,因为早期作品里生活细节比较多。

最早看福尔摩斯年纪甚小,啥也不懂,看见什么都是毫无疑问地全盘接受,现在看来感想颇有不同。例如,他们的这种 lifestyle 在现代社会里很少见呢,两个单身汉合租一层楼盘,不仅是当时常见的那种租人方间的普通 lodgers,而且两个人经常坐在一间起居室里抽烟看报纸讲闲话,一起出门散步逛街,一起下乡度假。例如某故事一开头说福尔摩斯刚办完一件欧陆大案,累倒了,华生拖着他去乡下的一个朋友家休养。这种室友真是夫复何求。

说起来他俩都是专业人士,不属于上流社会的阶层,又不是劳动人民阶层。医生也不算很有钱或很有地位,特别是刚开业的医生,生意要慢慢地建立也颇有个挣扎阶段。开头的福尔摩斯,职业是替人解决各种难题的 consultant,尚未达到后期可以随便挑顾客的地步,也很忙碌工作。两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起打拚互相支持,住在一起又各自有独立的事业,这种生活真有点让人向往呢。

昨晚看了一篇A Case of Identity,讲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青年被贪财的母亲和年轻的后爹给骗了。过去没觉得,现在阅历见识多些后看过来,心中忍不住一跳:其实福尔摩斯系列里面有不少家庭关系不和的案件呢,铜山毛榉案,斑点带子,魔鬼的脚跟,都牵涉到身上带了遗产的女儿被家人算计,而且经常牵扯到坏后父。一方面想必是当时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记得David Pirie考证出Arthur Conan Doyle 的妈妈跟年纪小二十岁的男人搞上关系(爸爸进了精神病院)让他十分苦恼,可见谁也忍不住在小说中流露出自己的人生因素啊。

这些故事现在看来仍然不觉得过时,我觉得一大魅力在于它的强烈生活气息。充满了实打实的细节,伦敦街坊啦,火车时刻表啦,每日电讯报啦,呼之欲出,人间烟火气重。另一个特点是缺乏英国小说和文章里无所不在的阶级气氛,福尔摩斯的顾客们三教九流王公贵族什么都有,而他最关心的是案子是否有趣,是否挑战。小时候还不觉得,现在才发现相当特别。然后想起来Doyle医生自己是讲究实惠的苏格兰人么,难怪。

3 comments:

Unknown said...

是我的记忆有误差,还是中了电视剧的毒?老觉得他们初相识时华生是年轻人,福尔摩斯是中年人。

他们哪个时候很依赖火车时刻表,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和百科全书,怪可爱的。福尔摩斯系列还是很有男性风格的,要说生活细节,那是阿加莎的书里多得多,难怪我爱看 :-)

Little Meatball said...

Agatha Christie 的生活细节在我的脑子里没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许是因为她的小说里的 lifestyle 对小时候的我不如福尔摩斯的城市 lifestyle 显得有趣。福尔摩斯系列比较接近 police procedural,而 Christie 的系列是纯 cozy 类。

Unknown said...

gaydar当当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