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agh 拍全本影片,的确是很好的参考,我认为。即使是在莎同学的时代也很少排演剧本里的全部,因为太长太长了,但是得以看到全部对话,至少一次,特别能帮助人了解作者对于人物的定位。几乎每个导演都会有所剪裁,但其实原剧本中并没有多余的废话---至少从习惯长篇小说的人角度来看,经常被剪掉的段落,其实有交代人物的个性和矛盾的微妙背景的作用。
虽然我认为李尔王是家庭故事,Hamlet 却不全是,政治和战争的阴影一直渗透在看似家庭的矛盾中, 反复提到内忧外患,挪威王子 Fortinbras 的动向,应该不仅是为了让他在结尾突然露个面,在一堆尸体中抓取丹麦王冠那么简单。 后人对 Hamlet 的动机和立场,被 Freud 的理论给毒化了,仇父恋母的胡说八道,混淆了视听。其实正相反,他是全国上下唯一对老国王念念不忘的人。他同再嫁的王后之间的矛盾,在父母离婚/再婚的儿女中并不罕见。Hamlet 不光是替亲爹为他老婆的快速变心而生气 (并间接地哀悼自己父母双全的日子),母亲一改嫁就是别家的人了, 而且一个没有拿出来公开讨论但是被暗示的原因在于如果 Gertrude 不嫁给 Claudius,王位理所应当由 Hamlet 继承,轮不到国王的弟弟。Gertrude 选择嫁给 Claudius,等于选择不让亲儿子继位当国王,这个"背叛"是直接对小 Hamlet 来的,而不是间接"背叛"老 Hamlet 。这才是,或者也是,让主角耿耿于怀,象扎在指甲下面的刺一样让他烦怒不已,对 Gertrude 恶语相向的原因吧?即使是成年儿女,也不喜欢父母离婚,建立新家庭,因为人都直觉地抵触父母给自己的好处---从感情到经济资源---都会大打折扣,对自己的地位颇不利。
Gertrude 这个人,如果你从 Hamlet 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半反面人物了,甚至可以当成女人意志薄弱被淫欲冲昏头脑的典型;或者是个被坏人欺骗诱惑的弱者。但 Shakespeare 没这么黑白分明,她的确是爱 Claudius 的,至于她是否爱过老 Hamlet,却从来没明确地提过。因为父母之命嫁入豪门,跟小叔子产生自由恋爱,这不是罕见的现象。可以肯定的是,Gertrude 爱 Claudius,超过她爱儿子;Hamlet 爱他爹,超过爱他妈;里面所有的人, 包括老Hamlet 的鬼,除了受人摆布的 Ophelia ---都爱自己超过爱别人。作为读者观众,特别是中国人,接受这个被暗示但未扯开来的事实,相当有障碍。
Branagh 对很多剧情成份的解释我都挺赞同的,这部改编最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是让 Derek Jacobi 演 Claudius。96年第一次看这部片子,在大银幕上,听不懂大半的台词,即使如此也能感觉出Jacobi 的魅力冲面而来。别说 Gertrude,连我都要为他倾倒了。同别的几个著名的剧相比,Claudius 这个大反派不如 Richard III, Iago, 甚至 Edmund 戏份多,果汁淋漓,光彩强烈。即使如此,老莎同志也并不给我们一个轻易憎恨的反面角色。在DVD的 commentary 中,Branagh 和死党兼文学顾问 Russell Jackson 忽然提了一句:"Claudius 杀人也不那么容易,总是设计了又设计。"我一拍大腿,茅塞顿开。这又是一个惯用的回旋对照的结构,Claudius 感到 Hamlet 的威胁,要除掉侄子,折腾劲一点不逊于 Hamlet 要杀他的过程。把 Rosencranz and Gildenstern 搞来,监视探听,又靠这俩脓包把 Hamlet 送到英国去,写封信借英国国王的刀杀人。即使在Hamlet 杀了大臣 Polonius 之后,闹出大丑闻,也没把他抓起来,关进伦敦塔,派宵小暗杀了事。等 Hamlet 从英国回来,Claudius 还是要扭扭捏捏地借 Laertes 的刀。我简直要疑心,这个故事如果从 Claudius 的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犹豫辗转,内心反复。
Claudius 戏虽不多,却没有什么特别令人厌恶或憎恨的细节,在 Hamlet 借演戏当众指控他杀兄夺权后,他有一场深夜在教堂忏悔的戏,告解自己的谋杀,但并不忏悔跟 Gertrude 的恋爱。Derek Jacobi 真是威风八面,堂堂正正,虽然 Hamlet 几次指控他们的乱伦淫欲,他的表演里却没有一点猥琐的迹象。(我真想看到他年轻时候主演的 Hamlet,Branagh 反复讲他开始想导演Hamlet 就是因为15 岁时看到 Jacobi 的舞台剧。)
另有两个对照的镜像情节,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不能肯定作者是否特意这样设定---偶然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没听别的专家们提到过,剧中又没有直接所指:第一对照是 Hamlet 和 Claudius,如果侄子能够巧妙地谋害叔叔而不被人发现,他就能取而代之手握大权,如果这样,他跟 Claudius 有什么本质差别呢?除了他的谋杀中含有为父报仇的成分,其他方面完全是镜像。第二对照是Hamlet 和 Laertes,他从法国转一圈,一回国发现家破人亡,而害死他父亲和妹妹的罪魁祸手他还碰不得,不能在光天化日下报仇。如果说 Hamlet 有资格向 Claudius索命,Laertes 更有资格向 Hamlet 讨债了。但是传统设定主角是正面人物,跟他对立的是反面人物,我们观众的同情总被传统的欣赏习惯拖到主角身上。这就是老莎惯用的耍人手法,他偏不给你一个坚固的道德和感情的立场,让你好好地稳稳地安全地站上去,偏要在你脚下摇啊晃的,晃得你心慌。
Hamlet 这个人物有点象李尔王,都是一上来就让我抵触和反感的,要花很多时间听啊听啊,才匝出点味道---还是不喜欢,但是这些人里哪一个是让人全心全意地喜欢和投入的? 这是不是学院派评论后来的理论?严肃文学和娱乐文学的差别在于作者是要抚慰读者的心灵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忘我代入人物角色并且开心地肯定读者的自我价值,还是揪着领子举着镜子强迫他们往里看?我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娱乐文学,因为我们人类需要粉红的泡泡,需要安慰和自我肯定,需要一个安全有道理的环境,否则怎么活下去?
看过 Kate Winslet 演的 Ophelia 后,无限同情,深恨 Hamlet 对她的残忍处理,曾说:Hamlet 什么旷世主角嘛,我看也就是个自私无聊,不敢做不敢当的家伙,无味之极。被当时的男友十分鄙视。这个印象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尚未满20岁的小姑娘的表演,而且她那时根本没有演舞台莎剧的经验。Helena Bonham Carter 版的 Ophelia 也是不错的,但多了点神经质,让人疑心早就有不稳定的倾向。
Ophelia 代表莎同学写女主的一个典型---纯洁无辜的牺牲品。但是看了几个此类人物,觉得不是把女人当作男性人物的附属和精神符号那么简单。的确,Juliet, Desdemona, Ophelia, Cordelia, Lavinia (in Titus Andronicus) 都不是特别复杂的人物,果汁也不如"坏女人"那么多。Ophelia 之死,完全是借王后之口形容的。直到看加拿大电视剧 Slings and Arrow (十分推荐)才听说可以解释为她是自杀的,王后的版本"事故死亡"是为了保证她能埋在教会允许的正式坟地里的掩饰之辞。我真笨,葬礼那场戏里明明白白地提示了自杀的解释。她们代表的是莎同学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也是看了李尔王才明白的): 天地不仁。
戏剧和故事里,我们都已习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套路,命运的因果轮回是人类看世界和看人生的一个重要主题,a random and indifferent universe 是最挑战,最难被接受的现实,我们的感情和思维难以处理这个现象。所以,故事情节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规律,由A到B到C,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否则没人受得了。老莎同志的剧,大多数时候也遵守这个原则,毕竟是要卖票子给人看的戏,又不是被现代学院或作家协会养着的,需要赚钱哪。但是内心深处,他恐怕是相信一个冷漠残酷的世界的人,引用 Unforgiven 里的台词:"Deserve's got nothing to do with it." 这个认识,不需要存在主义的领袖告诉大家。
他的纯洁女主们,就是这个主题的化身。这些年轻的女主角常常是剧中唯一彻底无辜的角色,而且特地安排她们一点掺不上其他人的阴谋和暴力的活动。冤冤相报是剧情发展的常见主力,经常受害者一下子变成施暴者,她们却总是受害的绵羊。她们也是最倒霉的,人人得以欺之。一方面是反应现实状况,另一方面,是一种自古存在的好人没好报的理论。当剧中其他人最后各得其所时---在悲剧里大家互相毁灭,在喜剧里互相配对儿结婚---有这么个副旋律就在表面之下嘀咕,不肯彻底地让观众放心。
Branagh 选择用肉体关系解释 Hamlet 同 Ophelia 之间的关系,有点让我目瞪口呆,不过倒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 Ophelia 有特别天真的一面(当然跟男孩子发生过关系的女孩子也常常很天真),但是这么一来便有点改变了他把指责 Gertrude 淫荡推及所有女人那一段台词的含义,实际上是选择让他这个人更加不堪和虚伪。我觉得有点过度了,把 Ophelia 处理得太悲惨了。也或许是KB想强调他不是弯男,跟 Horatio 之间没有肉体吸引还是怎么的。总之我觉得是不需要的一笔。
看全本剧,最新鲜的收获是 Polonius。难怪有人说 Hamlet 是一出包罗万象的剧,从生死问题到插科打诨,从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到训子名言,sex, murder, conspiracy, sword fights, 什么都搞一点。Polonius 并不是一个专为推动情节的道具,实际上他的家庭和Hamlet 的家庭又是一个镜像对照的例子。Polonius 这个人给写得,经常让我想起 Charles Dickens 最拿手的搞笑人物对话,极有特点。他的台词里颇有金玉良言,跟他的行为一比,真富讽刺效果。"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 I will be brief." 接下来一大串唠唠叨叨,半天不入正题。王后不耐烦地说:"More matter and less art." 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哪儿有art,我最单刀直入了。然后又是一大串迂回的废话。笑死。Laertes 出发去法国之前,被老爹谆谆教导:"Nev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 讲了半天做人的道理,哗,好高好明。跟他自己的糊涂一对比,简直没话说。抓着老板Claudius 斩钉截铁地说:我拿乌纱帽担保,Hamlet 疯疯颠颠,绝对是因为失恋被我女儿拒绝造成的。一方面强烈警告女儿,人家王子才不是真要你呢,你可千万别信了臭小子的花言巧语失了身。另一方面得意洋洋地肯定王子失去理智是追求自己女儿不成(他的教诲)的结果。
有一段戏,几乎总是被剪掉,在我看来却十分重要,揭示了 Polonius 当爹的性格和他对子女的根本态度。儿子刚接受教诲一个人去了法国,他立刻在背后雇佣私家侦探去接近儿子,打探他是否吃喝嫖赌,动向通通汇报回来给老爹(私家侦探是大明星 Gerard DePardieu 演的)。最 curious 的地方是这一小场戏中,完全没有了当面教育时的冠冕堂皇的道德,而是用他特有的绕着大圈圈的唠叨口气说:你间接地,暗暗地,顾左右而言他地接近他身边的众人,说什么干什么,若无其事地提些趣事儿: 赌钱啦,喝酒啦,打架啦,什么的, 看他有无出入当铺妓院什么的。这一段让我特别吃惊,因为他在训子是那么义正言辞,在这里却这么 cynical。很明显,他完全不信自己孩子会循轨蹈矩行正坐直;他或许很爱他们但是完全不了解他们,给女儿出的主意下的命令都是越搅越糟。他相信的是,儿女毫无自制力和智慧,一离开老爹眼皮下,立刻就会放纵行乐。或许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经历推导出来的?
Hamlet 一见到 Polonius 就忍不住要出言讥讽,讥讽完了他还摸不找头脑。这人是典型的帮倒忙打岔的角色,越帮越忙,直到被 Hamlet 误杀,还奠定了儿女两个人的结局。但是 Polonius 的基调是糊涂,罪不至死,他的死给观众的感觉绝不是哈哈一笑或者松口气,而是沉重的预感。 Polonius 一家又是个无母亲的结构(跟李尔王一家类似),当爹的把儿子当成小毛头,完全不懂女儿心,酿成悲剧虽然不全是他的错却也懵懵懂懂地往开向悬崖的火车里添了不少柴火。这不是太眼熟了?
与此熟悉的家庭关系相比,Hamlet 家里的父母/父子关系就满奇怪的,儿子崇拜父亲,却又迟迟不肯照他的指示办事,而当爹的一上来就命令儿子替他杀掉自己的弟弟,他们家的夫妻关系也让人疑心---王后改嫁速度之快,简直暗示在老国王被害之前就偷偷搞上了,换了中国式的故事,立刻贴上谋害亲夫的标签。总之,这一家的亲情关系似乎有不正常的地方,至少跟 Polonius 家相比,但却又不讲清楚。王家的仇杀和乱七八糟,殃及无辜,也应了 Laertes 在开头警告妹妹的话:齐大非偶,你这纯洁简单的小妞跟他复杂的家庭背景混在一起肯定吃亏,咱们还是躲着点为妙。跟其他莎剧里的开头预言一样,这个预言也逐步变成现实,他们一家都被卷进去了。
关于 Hamlet 为什么在跟鬼魂对话后就扮疯子这个问题,我觉得并没有肯定的答案。(再次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直接看看表演--随便哪个版本的,忘记道听途说的改写和复述,自己猜想下结论。)剧中的过程是:鬼魂把 Hamlet 引到僻静处,交代谋杀的过程下达复仇任务。Horatio 和 Marcellus 追过来但没听到谈话内容。王子激动地说鬼魂是真的不是骗人的,但是我不能告诉你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俩得发誓决不同别人吐露今晚的事。然后下一场立刻过渡到 Ophelia, Polonius, Claudius, Rosencranz and Gildenstern 几个人间接叙述 Hamlet 的疯狂举止。过好长时间才轮到 Hamlet 自己重新上场,但是也一直没有解释为什么他要装疯或者直接表白他是在装疯--在独白和跟唯一的亲信 Horatio 对话中都没有直接解释。我们知道他不是真疯,因为他的独白和跟某些人的对话(例如 Horatio, 剧团演员)都很清醒,而他的疯话里多半是指桑骂槐的双关语。Polonius 悻悻地说:There is methods to his madness.
疯狂是在莎同学的作品里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桥段。如果你相信他,就不会认为今天吃精神病药的人怎么那么多了--还是古代疯子多啊,动不动就失去理智云云。有装疯的有真疯的,有半真半假观众也搞不清楚的。 Titus 就是看上去正常其实已经完了;而 Edgar 绝对是假扮精神病患者以逃脱追捕。大多数情况下,类似八大山人的案例,感情受到极大刺激和打击,万念俱灰而用此逃避不堪忍受的现实,并且借着疯狂说出平时说不出口的大实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老莎同志自己借着角色疯狂之口吐露自己的心里话。Hamlet 的疯狂是假的, Ophelia 的则货真价实--或者也未必,如果她是清醒地才能选择自杀,而这是个比"事故溺水"更合理的结局。她的两段癫狂戏,看得我 。而且作者的意图似乎是,虽然平时受礼教所拘,各人言行都未必坦诚可信,但靠了精神病的借口就能把每个人平时敢想不敢讲的话放出来。有时候让我联想起在19世纪俄国文学里常见的疯圣人的类型,那种"只有疯子才能洞悉和说出真理"的概念,在后来的英国文学里却并不多见。或者,如果莎同学生活在今天,一定对心理学话题深有研究---实际上此类讲故事的作者属于钻研心理性格类,而不是情节精彩编排类,偏要拿只手术刀切啊割的,非把人心里最黑暗的角落中最深的秘密给挖出来不可,简直吓人。地狱就在别人眼睛后面的陷阱中,越看越难以自拔。
Finally, the problem of Hamlet.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定位到底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赞扬还是批判?对这个人物的意图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为什么光动嘴不动手,把一场普通的复仇戏拖那么老长?!
咳,这事儿被无数专家学者导演演员讨论了一百多年都没有定论,为什么是一百多年而不是四百多年?我见过某学者的说法,原来关于"犹豫不决的丹麦王子"的讨论是19世纪浪漫主义当道时弄出来的,过去没人觉得 Hamlet 是个行动迟缓想得太多的奇怪主角。我不知道这个说法的可靠性,事实或许在两个极端之间。但是 Claudius 杀起人来也并不比 Hamlet 更利索,倒没有人管他叫犹豫不决的大反派。我把别人的文学评论和分析都扔到一边,把脑子扫扫干净,希望纯业余的眼光能看见点儿什么。
复仇剧也好,恋爱剧也好,此类故事都是开头给你个矛盾(有仇要报,一对男女相遇),奔向一个大家期待的结尾(大仇得报,二人结婚或徇情),这个达到结尾的过程就是整个故事的过程。编故事的人要在中间设计许多障碍,阻挠主角的进程,把观众的心吊起来放下去好几次,最后才给你这个期待的大结局。怎么拖呢?怎么制造障碍呢?在旧版的王子复仇记里(可追溯到十一世纪左右北欧或丹麦传说)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普通流行的复仇故事里,主角受到各种客观阻挠,或者敌众我寡,拜师学艺,招兵买马什么的,最后回来报仇雪恨。这个 archetype story 中外古今皆同,是最原始最习惯的故事,人人心里都有深到不自觉的熟悉和期待。这就是挥舞长矛的奇怪之处了。他在开头(设立目标)和结尾(完成目标)之间,弄出许多跟报仇关系不大的弯路,一会儿是感慨和指控女人的淫欲和不忠,一会儿是来段戏中戏发表一通感想,一会儿又跑到国外去了。最主要的是,Hamlet 一个年轻人,明明人生目的再明确不过了(为父报仇)再有追求不过了,却不停地嚷嚷着人生无意义,万事皆空等等。这才是让观众直觉无法理解的关键。一个应该是一通到底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绕到跟 setup 极不和谐的方向去了。Hamlet 的多处独白,不仅是 to be or not to be 一段,都很象中国古代的人生苦短,过眼云烟,红颜易老的调调,但是中国古代或者管他是谁都决不会把无常的思考和为父报仇的惯例故事混在一起。
我在脑子里转了各种假设方案, 都觉得说服力不够, 或者证据细节有矛盾之处. 尤其是性格优柔寡断一说, 他下不了手吗? 捅死 Polonius (误认为 Claudius) 的时候可一点没手软. 借英国国王之刀杀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可没手软, 事后还对 Horatio 说他们俗人小民要搀和在我们皇家事体, 丢了脑袋也是自找, 你别指望我良心不安. 对鬼魂的说法心存怀疑吗? 也就那么一两句而已, 注意他在剧团出现之前并没有说: 我有个计划, 想要刺探叔父国王的罪行, 证实鬼魂不是在骗我... 而是已经在戏班子到达之后才说: "你们会演 Murder of Gonzaga 那一出吗? 我写了几句新台词, 麻烦你加进去一下." 他对老国王的反复推崇和没口子赞扬, 也让人觉得有点不自然, 尤其是如果他怀疑鬼魂的可靠性.
最后干脆放弃了, 按照科学家的方法, 最简单的理论是最可能真实的. 说一千道一万, 我觉得还是因为剧本情节需要. 如果他一上来就把 Claudius 给杀了, 这个故事就面目全非了. 当时有好几个早期版本的王子复仇记, 基本都是一样的情节套路, 观众大概也熟悉了(就好象中国人熟悉某些戏剧情节一样, 川剧京剧梆子戏绍兴戏), 谁也没觉得奇怪, 本来就是要把大结局放在最后嘛. 就好象当时观众和剧作者未曾探讨过法海和尚的性取向对他的动机的影响.
但是另一个相关的让我更辗转反侧的问题是: Hamlet 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我们应该喜欢他还是讨厌他 -- 作者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他?!
不只一处看见过学者专家评论中讲 Hamlet 为什么是个大英雄, 为什么是正面人物. 为了支撑起这个光辉形象, 还发明出各种道德上的解释和开脱, 告诉愚昧的观众为什么其他因他而倒霉的旁观者罪有应得. 论据一, Claudius 才是制造整个悲剧的关键人物, 如果不是他的谋杀国王, 后面的事就不会发生. 论据二, Gertrude 活该, 她是女人贪图情欲意志薄弱的典型. 论据三, 俩同学人头落地都是自找的, 愚蠢而瞎搀和. 论据四, Polonius 向阴险的国王效忠, 监视 Hamlet, 不是好人. 论据五, Laertes 不仅冲动幼稚而且轻信 Claudius , 用毒剑害人, 唯小人也. 最恶心的是论据六, Ophelia 看似无辜, 但也有意志薄弱思想单纯的毛病, 不敢反抗老爹的命令投入正确而伟大的王子的怀抱... 每次听到这种说法都让我恶向胆边生, 恨不得揪住这些学者的胡子(肯定是男的老头) 踢他们几脚. 所以连带着一直厌恶 Hamlet 这个被吹捧推崇的角色. 但是, 后人的解释不能当作迁怒于原著或人物的借口. 现在年纪大些, 没那么血气方刚了, 能比较客观地就事论事. 那么莎同学的本意是否要把王子写成大好人, 而其他人都是或多或少罪有应得的倒霉蛋呢? 我的直觉是, 非也非也.
一个好作家很会藏起自己对人物的倾向和评判, 把他们写出来让观众自己下结论. 但这样的作家很少一意吹捧抬高他的主人公. 莎同学写不讨人喜欢的男主角跟写大坏蛋一样津津有味, 有时候让我疑心对他来说他们都差别不大, 谁也不比谁道德高尚. 实际上如果你纵观所有的莎剧, 甚至应该黑白分明的喜剧, 都很难发现他明确的道德立场, 从来不让你对男性角色有彻底的鲜明的毫无怀疑的雪雪白的道德认同. 在女角色里倒经常有完美的无错可挑的形象. 没一个沾得上"伟大"的边, 都是千疮百孔的人性, 好的坏的, 恐惧嫉妒怨恨等等, 人人抗着大包袱.
如果作者真的想把王子写成纯洁无瑕的大好人, 其他人的悲惨命运都不是他的错, 他何必这样安排情节? 难道老莎是傻子, 不知道怎么操纵观众感情么? 让王子下手送同学上死路---他不会把信改成"把 Rosencranz and Gildenstern" 关起来? 如果他追求的效果是赢得观众对王子的热爱, 就不可能把因他而死的别人写得那么惨那么值得同情. 连大街上的小报记者都会的伎俩, 抹黑配角, 把主角写成受人冤屈的羔羊, 这还不容易, 但他没有, 明摆着把各个配角都写得活灵活现, 只要是还有点脑子和人性的观众, 都免不了对哪怕是直接害死 Hamlet 的 Laertes, 他的糊涂爹, 他的妹子, 甚至大反派 Claudius, 都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 只有读书读多了把脑子都读坏了的老学究才看不出来. 莎同志写人物极准, 少少笔墨, 决不浪费, 几乎没有一步行差走错. 举个例子, 王后 Gertrude 一直对 Ophelia 心存愧疚, 除了在葬礼上一段话外, 注意在决斗之前, 她给儿子带了一句话, 请他对 Laertes 手下留情. 就那么一句, 把她的心情交代清楚. 另一个例子, Polonius 最喜欢spy on people, 不是雇佣私家侦探监视自己儿子, 就是向主子建议躲在一旁观察 Hamlet 同 Ophelia 的交往, To be or not to be, 多半是故意说给他俩听的---但是这个喜欢偷听的坏习惯也是他的 downfall, 因为 Hamlet 有了知道被人偷听的先例, 第二次就火冒三丈, 假设帷幕后的是自己的死对头.
但是这样一来, Hamlet 这人的的确更难让人理解和定位, 很多时候的行为和选择, 动机不明, 甚至前后矛盾, 说话又那么虚虚实实, 他是耍嘴皮的专家. 其他男主, 例如 King Lear, 或许 Othello 也是, 他们的 hopes and fears 挺能让人理解的, 他们为什么做出123事情说出ABC话, 也比较容易同情和感动. Hamlet 就滑不溜手, 让人又爱又恨, 爱恨不得, 十分矛盾... 很有意思的现象, 其他所有的演员在 Branagh 大导演指导下对人物和戏份的处理和解释, 我都觉得很信服, 很可靠, 很让我基本同意, 惟独他自己演的 Hamlet, 经常让给我心里打鼓. 是这个意思么? 这一段话中他的情绪和动机应该是这样的么? 当他对 Horatio 说: "There is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a sparrow. If it be now, 'tis not to come; if it be not to come, it will be now; if it be not now, yet it will come—the readiness is all. " 的时候, 应该是这样的语气和表情吗? 当他说, "To die, to sleep ...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他是否应该有a hint of mischief in his eyes (I've been wondering if the whole monologue was meant to jerk Claudius and Polonius, the listeners in secret around for fun). 当他跳到坟坑里喊,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 cannot make up my sum." 我们是相信他真的感到悔恨和自责呢, 还是在欺骗自己? 或者仅仅是跟 Laertis 别苗头? 当然我并不是说 Branagh 的表演和解释不准确, 而是我没法确定他的解释是唯一可能或者最合理的处理方法. 我多么盼望能看到 Derek Jacobi 的版本, 看看他是怎样解释 Hamlet 这个角色的. 每一个演员的理解似乎很大一部分建立在他自己的个性和悟性上, 这么一个异乎寻常的难以捉摸的人物, 让演员, 导演, 观众各下各自的结论, 真让人抓狂.
Books, movies, food, and random though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ometimes I confuse myself.
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Sunday, November 25, 2007
找钱(短故事)
跟朋友吃完饭出门道别,天已经黑了,他这人特别能侃,我们一聊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路上有点湿,但雨没在下,石子路反射着昏黄路灯。我从小巷中穿过往回走,两边的店家都已关门,只有一家办公楼旁的小杂货店还开着一个窗口。我瞄了一眼,决定买一包口香糖。
“两块零七分。” 瘦瘦的店主模样的中年人说。杂货店貌似十分老旧,窗框的木头已经发黑,皱痕交错,表面磨得光溜溜的。我把胳膊支楞在洞开的窗口,能看见屋子里杂乱的货架。
我掏出纸币和一把零钱。纸币中有两张一块的,一张五块和一张二十的。我递给他两张一块的,开始找七分钱。
“没关系,”店主说,他有一把极其普通的嗓音,“我现在没零钱了。你就赊着那七分钱好了。改天再来补。”
“别别别,哪,这里有一二三四五六个一分的,我还有。。。”我急忙把几个一分的铜板递过去,他十分不情愿地收了,没口子地说算了算了你就欠着好了。我坚持给了他一个一角的毫子。
他转身拿了一包口香糖,搁到我手里,我张开一看,手心里还有那一毫子硬币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我转身同他理论:“我正想要用掉这些硬币呢,带在身上怪沉的。”
他退后一步,摆手说不要不要,他没有零钱找我的一角。我说不必找了,你就当欠我的好了,下次我经过时再找好了,或者干脆收下得了,我也不缺那几分 钱,就是想用掉口袋里的硬币而已。他却跟我纠缠不清,坚决不肯欠我的钱,一定我要欠着他。“你下次经过时付给我好了,我会记得同你讨的。” 他说。
我觉得他的口气很奇怪。这时一滴雨水掉下来钻进衣领中,让我打了个哆嗦。突然间我想起朋友在吃饭时侃大山的内容---他说什么来着?---最近街坊里有些讨债鬼的谣言。
我立刻一挥手把一毫硬币从窗口扔向店主:“还是你欠我吧。” 硬币掉在地上叮一声响,店主瘦长的身形忽然矮了下去,渐渐软化成一团泥,湿答答地倒在地上了。
“两块零七分。” 瘦瘦的店主模样的中年人说。杂货店貌似十分老旧,窗框的木头已经发黑,皱痕交错,表面磨得光溜溜的。我把胳膊支楞在洞开的窗口,能看见屋子里杂乱的货架。
我掏出纸币和一把零钱。纸币中有两张一块的,一张五块和一张二十的。我递给他两张一块的,开始找七分钱。
“没关系,”店主说,他有一把极其普通的嗓音,“我现在没零钱了。你就赊着那七分钱好了。改天再来补。”
“别别别,哪,这里有一二三四五六个一分的,我还有。。。”我急忙把几个一分的铜板递过去,他十分不情愿地收了,没口子地说算了算了你就欠着好了。我坚持给了他一个一角的毫子。
他转身拿了一包口香糖,搁到我手里,我张开一看,手心里还有那一毫子硬币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我转身同他理论:“我正想要用掉这些硬币呢,带在身上怪沉的。”
他退后一步,摆手说不要不要,他没有零钱找我的一角。我说不必找了,你就当欠我的好了,下次我经过时再找好了,或者干脆收下得了,我也不缺那几分 钱,就是想用掉口袋里的硬币而已。他却跟我纠缠不清,坚决不肯欠我的钱,一定我要欠着他。“你下次经过时付给我好了,我会记得同你讨的。” 他说。
我觉得他的口气很奇怪。这时一滴雨水掉下来钻进衣领中,让我打了个哆嗦。突然间我想起朋友在吃饭时侃大山的内容---他说什么来着?---最近街坊里有些讨债鬼的谣言。
我立刻一挥手把一毫硬币从窗口扔向店主:“还是你欠我吧。” 硬币掉在地上叮一声响,店主瘦长的身形忽然矮了下去,渐渐软化成一团泥,湿答答地倒在地上了。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我看挥舞长矛(Shake-speare)
今年二月去看了理查三世的舞台剧,念念不忘,最近又把李尔王的DVD租来重看了一遍(Ian Holms 主演的皇家剧院九十年代版本),且打算看看Al Pacino 版本的威尼斯商人。平时讽刺懒人不读名著,看电影改编版充数。幸好名剧就是要看戏的,读原著反而次要了。
小学中学里教(强迫孩子读)名著,这件事我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鲁迅也好,莎士比亚也好,除了培养孩子们对“名著”的抵触情绪,简直一点好处也没 有。真有兴趣的,成年后自然会主动去找来看。没兴趣的,什么岁数也没兴趣。最让我讨厌的是给小孩子灌输一些“官方说法”,对名著的主流解释,四平八稳,毫 无深意,都是别人嚼过倒吐出来的理论。教物理化学照本宣科倒也罢了,好的文学作品,最需要各人自己去体验,得到自己的结论。
我倒没受到太多的灌输形成跟屁虫的固有概念,只是读过兰姆写的莎剧故事。成年后一直有抵触,觉得太吓人了,太高高在上了,一直没敢读,直到有人送 我一本又厚又重的注解全本说:你需要读一读。我还是把书当参考,先看了电影或舞台剧再说。
(我想了想,实在没法按个别剧来讨论,太多的recurrent themes。)
理查三世是历史剧之一,讲的是英国祖上两个家族抢王位而打架的过程,其实是三部历史连续剧里的大结局。这个大结局比前面两集都红得多,主要是因为 男主角太厉害了,让大家念念不忘。驼背的理查三世,一上来就得意地邀请观众做他的精神帮凶,列出一二三四条理由说服我们为什么他这个恶人是恶得其所的。他 坏得彻底,坏得痛快,坏得自信满满。而我们这些观众,好象被他勾引的Lady Anne一样,明知他是个危险的大坏蛋,却忍不住被他迷住了。理查三世,在历史上其实不比别的国王更坏,也不是三歪六斜的罗锅,当然也没那么残忍卑劣。要 不是摇晃长枪写剧本诽谤他,早就落进故纸堆里被人遗忘了。大众的奴性颇有点讽刺性,莎老头就抓住了这点倾向,大枭雄杀人如麻六亲不认而我们看得又恶心又被 吸引。
剧中理查勾引Anne Neville一段让人乍舌而狂笑。约克家族的理查刚杀了兰卡斯特家的王子,安的老公,安护着丈夫的尸体上来一段独白,表达她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的心情。 理查上来呱啦呱啦几句天花乱坠的,居然把她给勾到了手中,旁边老公尸骨未寒,白布下面还血淋淋的呢,这边的寡妇已经心神荡漾了。他的手段也很简单:“我杀 你丈夫,兴师动众,还不都是为了爱你!你让我冲冠一怒为红颜哪。”挖赛,哪个女人抵挡得了这样的吹捧。。。
莎士比亚写恋爱有两种,一种是特天真纯洁甚至有点傻呵呵的,一见钟情,糊里糊涂地堕入情网,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但是在他比较严肃比较悲观的作品 里,爱情是狗屎,是毒药,是拖人下水的 lust,碰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他爱写的某一类女人,反复出现,是不知羞耻没有道德的淫妇,被自己的肉欲蒙了眼,被坏人利用等等,最后当然都是 end in tears。Lady Anne 是一个例子,Gertrude王后也是,李尔王里的两个坏女儿为争一夫而自相残杀,都是同一类型。因为这类女角色,Feminist的文学评论简直对莎士 比亚束手无策。
另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光是我看过的,在理查三世、Titus Andronicus是冲突的中心,甚至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含有,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杀我了我家的亲人,我再杀你家的亲人。血腥的债务反复倒来倒去, 歇斯底里到荒谬的地步。Titus 里面算是最极端的,从头杀到尾,有时简直近似搞笑:从Titus当众处决哥特部落的女王的儿子开始,发展到最后许多只手被砍掉,人肉馅饼,夸张得变态。但 是那里面的情节对照一下今天的时事,又笑不出来了。DC 的莎士比亚剧院今年夏天挑了Titus Andronicus 来排演,绝不是偶然的。
还有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我看莎剧里的坏人时常常有点心惊肉跳。不是因为害怕他们的邪恶,而是发现自己非常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心情,甚至有点认同, 他们看上去比好人更加合情合理。。。那些脑门上贴着heroes,great men 的标签的各位,Hamlet, Lear, Othello,让我揪着内行问:他们有什么好的?有什么伟大的?草菅人命,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危险着呢,一路上留下无数为他们而死的无辜尸体。倒是坏 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的心情:理查三世,从小就因为长得丑而被别人嫌弃,连亲娘都说自己是怪胎,身为老三处在大哥的阴影下,空有野心谋略而登基无望, 他能不饥渴吗?而且作者让他 一上来就坦白身世,赢得观众的同情。
Titus Andronicus里面的大恶人Aaron the Moor,是个从小就被人抢去当奴隶的黑人,夹在野蛮的哥特部落里面打仗求生,好不容易巴上了王后的宠信。当他痛诉被主流“好人” 们歧视侮辱,要用自己的计谋陷害他们报复全世界(咦?这不是梁羽生写的金世遗或者金庸写的杨过吗?),这太自然太有说服力了。结尾时,这个永不悔改的坏人 临终一反常态,只是为他和王后的私生子求情,请仇人给婴儿留下一条命。被“好人们大笑着拒绝了。这简直是在折磨观众,让我们不能好好地爱憎分明一把?
King Lear里面的坏人也很有逻辑,让观众没法不认同。后面再讲。
唯一不太清楚的是Iago,所有的文学评论都感叹,Iago是一个谜。我还没看过Othello,所以没有猜测可讲。
Feminists 当然受不了莎老头写女人的倾向,要么是纯洁的受害者,要么的阴险的妖妇。一个反复出现的套路是,跟家长闹反对意见的女主角,虽然都是纯洁善良的好人,却没 有一个好下场。Polonius 叫女儿 Ophelia 不要跟 Hamlet这小子来往,她不肯,结果呢?Desdemona 违背爸爸的意思,自由恋爱嫁给黑人 Othello,结果呢?甚至朱丽叶,背着家长跟罗密欧私奔,结果都是end in tears。当然,喜剧里的女主角们,各有欢喜的结局,但是这严肃女角们的命运也太糟糕了一点。似乎暗示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得想麦克白夫人那样做个心狠手辣 的妖妇。他跟女人有仇?
一个反例是威尼斯商人里的Portia,空有不逊须眉的聪明机智,被困在老爹的择婿游戏中,她乖乖服从了,结果嫁了个很会花钱很会爬梯,爱他的糖 爹/兄弟Antonio比爱她更多的Bassinio。一个勉强的光明结尾。总算没有其他纯洁但是顽固的女主角们那么惨。
今天看了Al Pacino,Jeremy Irons主演的新版威尼斯商人,回想起第一次读到夏洛克的经典台词,如日昭彰,立刻感受到作者爱写”坏人“的主旨。It would be naive to argue that Shylock is meant to be a positive, tragic character, but it would be equally wrong to assume he is but a caricature and a mere plain villain. 全剧里他有最强烈最好最showy的台词,割下Antonio一磅肉的要求有理有据,让人难以反驳。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And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revenge?” One need not be Jewish or black to weep at such words of rage and pain. 不管是用正宗英国口音还是Pacino的纽腰口音说出来,都是一样的震撼。"If a Jew wrong a Christian, what is his humility? Revenge. If a Christian wrong a Jew, what should his sufferance be by Christian example? Why, REVENGE. The villainy you teach me, I will execute, and it shall go HARD but I will better the instruction."
他是坏人吗?他们借他的钱,侮辱他,骂他是狗东西,唾弃他,拐走他的女儿,他依着他们的法律和规矩,全靠自己的聪明和他们的愚蠢,骗了 Antonio签名画押卖掉自己的肉,上他们的公堂去讨还公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结果还是被他们一手遮天的“法律公义”坑了。我还真不知道有谁敢这 样写反面人物,给他们这么多的同情。那时候的英国观众们一定是翘首等着看丑恶可笑的犹太人倒霉的喜剧吧?Shylock有没有让他们感到一点点的不舒服, 说不出的别扭,连自己也不敢承认的同情和佩服?
***************
King Lear
家庭关系是很多莎剧的主题。他用古代啦,外国人啦,挺传奇的借口来讲现代故事,包着糖衣的苦药,表面上是王公贵族的宫廷争斗,其实讲的是普通人都 亲身目睹或经历的感情和纠缠,特别是乱糟糟的dysfunctional families。象托尔斯泰写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则各有各的麻烦。或者象George Simenon的Maigret侦探小说和Rene Balcer的侦探电视剧,借了抓人眼球的凶杀和犯罪故事,揭露的是伤心家史和表面正常内心破损的各色人等。
第一次好好地坐下来看King Lear就是PBS播的版本(Ian Holm),一上来李尔把小女儿扫地出门,就看得我心惊肉跳,等到他跟两个女儿因为赡养问题和矛盾而吵架,暴跳如雷,诅咒大女儿Goneril 生不出小孩,嚷嚷着你妹妹才是好人,我去找她。结果到了二女儿那里一样碰壁,在两个女儿之间软硬兼施,一会儿求告一会儿咒骂。太熟悉了,见得太多了。我所 了解的上一辈儿人,大家族从有钱到衰落,或者没钱的小家庭父母互相厌恶殃及子女,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耳闻目睹。两个女儿,是脑门上贴标签的恶人,却让人 --至少让我--理解她们从何处来。"我们的爸爸年纪越大,越是喜怒无常。"她们在第一场结尾时耳语,"他年轻时候就刚愎自用。我们要小心从事。"她们刚 刚目睹自己的妹妹,平时最受老爹宠爱,因为说了一句实话而立刻被打倒赶走。她们长大的环境是怎样的呢?小妹Cordelia 之所以敢说实话,恐怕也是因为平时受宠多一些,没有太多讨好家长的压力。两个大的,从小是怎样跟父母来往交流的?特别是她们的爹是这么一个爱听好话的人。 一手大棒一手糖果地催促着女儿们向他表忠心。连身边的忠臣Kent,因为替Cordelia说了句好话,就被赶出国门再也不要见他。(我有个猜想,没见人提到过,就是Kent 其实暗恋着Cordelia。)
我虽然反对给李尔,Hamlet,Othello贴上"great men"的标签,但是对他们的动机和行为也很能理解(或许Hamlet 除外)。李尔在家里施行暴政,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也值得同情。最早读故事,见国王把权力分给女儿觉得不可思议,是中国人都知道,当权的恨不得死了都把大 权抓在手里,皇家里亲人自相残杀的事儿太普遍了。要到年长经历过事情才知道,这不是一个政治和权力的故事。没见过瓜分国土的事,但是我见过听过父母手里抓 着财产,拿绳吊在儿女面前诱惑和交易的事。"我打算留钱给你,如果你留在家里照顾我送终,并且事事顺着我。"我见过父母抵触儿女结婚离家,"扔下自己不 管","忘恩负义"不忠不孝,结婚就是背叛等等。内心对晚年的孤独和虚弱的恐惧,超过替他人的幸福人生着想,哪怕是儿女,其实这不是罕见的现象,也是人 性。 当Cordelia说:我爱爸爸,结婚之后爱要分一半给丈夫,天理人伦。李尔听了暴跳如雷,因为他失望,或许他最宠爱小女儿是因为她没有结婚,没有另起门 户,或许他内心暗暗地期望她不要结婚,陪他终老(很多社会,例如墨西哥,都有要求小女儿终生不嫁照顾父母的风俗)。而她只想着嫁人抛弃老爹。即使外表倔 强,他也是个很软弱的人,需要很多很多的爱,需要女儿热烈地表忠心--哪怕这个忠心是用财富和权力买来的。Desdemona 要嫁奥塞罗,她爸爸也要跟她 反目。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有哪一出戏里当爹地欢欢喜喜地让女儿自由地嫁出去。
莎十比亚喜欢玩结构和人物上的平行交错。象交响乐拿了一个主旋律,加以变奏又来一遍,换个乐器又来一遍,再反过来拿对比的旋律又来一遍,重重叠 跌,交错反复,对照呼应。一边厢李尔跟两个女儿吵得不可开交,另一边无独有偶,他的大臣Gloucester家自有不幸,两家形成对照和互补。
Edmund这个大坏人,动机也是这么合乎逻辑。一开场Kent就恭维Gloucester你儿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而当爹的 Gloucester立刻说这是我的私生子,whore-son,bastard,我没法不承认他而已。Edmund心里是什么滋味可以想象,对嫡出的兄弟 Edgar的嫉恨也可以理解。明明是老爹年轻的时候到处乱搞,把未婚的妈肚子搞大了,凭什么现在倒是他因为自己羞耻?成天把bastard挂在嘴边,眼看 着兄弟继承全部名头和财产,自己却象个乞丐,分不到一杯羹,凭什么?命运没给我的,我要靠自己的聪明去抢到手!
让人惊奇的是莎同志能够talk from both sides of his mouth, except he has many sides of the mouth。从许许多多的角度来看一件事,好人有理坏人也有理,各有各的立场。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解决不了的,Cordelia终究要嫁人,而私生子 终究得不到头衔,李尔却终究要很多很多的爱,多得超过亲人能给的爱,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
不过我有我的怀疑:没当过父母的人,没到李尔的年纪,能感受到他的恐惧和空虚吗?而童年幸福,受到父母无限爱护的人,又怎能领会到 Cordelia和Edgar被亲人拒在门外的悲痛?父母没有离过婚甚至各自再婚的人,大概终究不能彻底感受Hamlet对母亲的失望和藐视。
我算是个empathy挺强的人了,连我都知道,要让一个人穿上另一个人的鞋子走上一里路,是不可能的,人心隔肚皮,大家各自背自己的包袱而已。 莎剧能够一下子直入那么多不同立场的人心,大概这才是它的好处。
不是我一个人同情莎剧里的恶人,前些年Jane Smiley写过一本小说,Ten Thousand Acres,还拍过电影,是建立在李尔王里三姐妹的故事之上的,背景则换到了尘土飞扬的爱何华的农庄。她跟我一样,偏向同情在暴君父亲之下长大的姐妹之间 的关系,剔除后面的心狠手辣的情节,在Goneril 和 Regan 身上看到跟真实人生的交叉点。
前面说到莎士比亚的剧虽然不长,结构却贼复杂,只有印出来只有几十页纸而已,里面除了激烈的冲突和大把血腥场面,很多人物和情节和主题的平行,对 比,和变奏。好象他在玩弄同一个故事,如果这么发展会怎样,小小变动一个成份又会怎样,平行而交错。Titus Andronicus,他的一部早期剧,就是一个十分直接的例子,对照两家的恩怨,一个是老爹当家,一个是母亲做主,而两人那么相似的性格造成那么激烈的 杀戮。让我想起GK Chesterton讲的“他们同意了,所以他们打仗了。”
King Lear剧中跟李尔一家平行的Glocester一家既相似又不同。兄弟相残的根源也是个人利益和继承父亲的头衔和财产。只不过,恶弟弟Edmund蒙蔽 老爸的手段实在高明。乍一看简直象儿戏一样,三言两语,没几行台词,就说服Glocester他的嫡亲儿子Edgar要谋害他。细细看这几句才发现实在是 个绝妙的圈套,正中Glocester目睹老板家变的不安心理,编织得滴水不漏,难以推翻。
Edgar受了半兄弟的陷害和亲父的冤枉,乔装躲了起来,却反复出现在李尔的故事发展中,台词比谁都不少。乔装改扮是莎剧里反复出现的一个 dramatic device,尤其是女扮男装,作用跟中国传说里的女扮男装一样,让女性角色有跟男角色斗智斗勇的地方。
我看到的评论对Edgar为什么选择装疯卖傻,扮成一个疯人院里跑出来的乞丐,都语焉不详,尤其是在Gloucester被Regan夫妻挖了眼 睛,瞎了以后(可见是少儿不宜的读物!),Edgar假扮路人,领他去跳崖自杀,骗他神不让他死(其实都是平地),救了他之后,而且那时 Gloucester 已经明白哪个儿子是好人并且后悔,却仍然不跟他相认。把这个跟李尔与Cornelia父女相认抱头痛哭一场戏对照颇有意思。
我也很难解释,为什么自己对Edgar 奇怪的做法觉得明了熨贴但是没法用言语解释,他选择堕落到社会最底层被所有人拒之门外的Mad Tom角色,并非Harold Bloom说的后悔和惩罚自己的轻信和愚蠢,而是---被亲父拒绝的处境只能用这个来类比,被父母拒绝等于被全世界拒绝。同时考虑到Edgar和 Cordelia的平行类似,而Cordelia 在中间部分完全没有戏,也可以当作是暗喻Cordelia被父亲赶走后的内心苦闷。给两个角色,讲一个故事,互相呼应互相接续,不重复,但又比一个人一路 讲到底要复杂。
最近找出来Dickens的Our Mutual Friend重看,惊觉跟莎剧的相似之处。最早看到BBC改编的电视剧时,我只有十一二岁,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John Harmon隐瞒身份不愿意认领父亲留下的遗产。惊人的相似,尤其是我自己对此情节的fascination。Dickens也喜欢写 dysfunctional family relationships,在OMF里面尤其明显,特别是父子冲突永恒的主题。而我看到对此小说的评论也众口一词地对Harmon持续隐藏身份的举动表 示不理解,我想,恐怕只有某类人才能明白这种无法解释的混乱心情。
疯狂,失去理智,又是莎剧里反复出现的device和主题。李尔的疯狂跟Edgar 的假(?)疯对照。Hamlet里的假(?)疯,McBeth 里的真疯。疯狂的台词特厉害,混乱破碎的意识流是最好的大实话,是人物也是作者借口发疯而说出平时不敢说的真话。例如Hamlet借口失去理智而直言责备 母亲被淫欲主宰背叛了丈夫,实际上,与其说他是为老Hamlet说话,不如说他是在说自己对她的失望--"偶像的倒塌"( Graham Greene),越是倾向把父母偶像化的人(且看他如何偶像化父亲),越容易因为父母的(常常是普通的)人性弱点而失望甚至愤怒。Edgar在疯话里隐晦 地指责父亲年轻时的乱搞是家变的根源。而李尔的疯话说出连作者自己也不敢明说的天地不仁,把人当猪狗的无神论点,这是一个无动于衷的宇宙(an indifferent universe),没有轮回报应,没有惩恶扬善的大手,爱和忠诚不是百战百胜, Desdemona 和 Cordelia 终究是没有意义的牺牲。
这是莎剧尤其是三部主要悲剧里持续不断地吸引读者观众的特点。他把我们内心里怀疑了很久但不敢言明甚至不敢面对的人生事实晾出来给我们看。
The final point (at the moment) that I am compelled to mention, is the odd combination of folklore/traditional drama routines and a modern specificity in characters, themes, and narratives.
Many story elements in Shakespeare's have a recognizable folklore origin. The three sisters -- the two older ones evil and the youngest good; the husband selected from suitors who are tested by choosing the right casket among gold, silver, and lead; a girl disguising herself as a pretty boy and saves her lover. I have seen them before, because when I was a kid I gobbled up all kinds of folklore and fairy tales, including European, 1001 Nights, and Asian stories. The elements and symbols and plot devices are unmistakably familiar. Not to mention the self-admitted supernatural plays (Midnight Summer's Dream, The Tempest).
The plays are also profoundly rooted in the tradition of theater passed along from the Greeks. Tragedy, comedy, heroes and villains, all kinds of rules and shackles. OK, fine. Perhaps the rules gave Shakespeare structure to frame his stories. But there a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 of drama and his works. (Nope, it's not the violence or sex or crude jokes. All those are as old as language and humanity.)
It is a funny thing, his characters. They are both symbolic, abstracted, recognizable figures (like Oedipus or Cinderella) and highly specific individuals. The psychological realism is frighteningly ... intimate. I see myself and people I know, without moralistic veils. Disturbing human frailties and an indifferent universe were never "processed" to make them slightly more palatable. He shoves it in your face -- such is life! Look at it! There is no God, not even cruel and vindictive ones. There is no logic, no consequences. All is chaos.
And such are people, especially families. Neither parents nor children are entirely selfless and all love. Each carries their own self interest. The old king's ghost uses his son to carry out revenge for him, even if the task destroys the son's life and happiness. As almost a mirror image, Polonius says to his daughter, "Go flirt with Hamlet since he has the hots for you. Find out what he's up to -- for your dear old dad's political career. But don't fall in love with him." He demolishes the idols and shows us the wood carving underneath the gold veneer. Nothing is sacred, including friendship and loyalty. Bassanio uses Antonio's affection for him to finance his pursuit of the rich, beautiful Portia. He turns it inside out so that we can see the true color of ... us, me, everyone, and our not-so-pretty and not-so-spotless nature, with unflinching poignancy and, nevertheless, compassion.
The older I get, the more it shocks me -- not how strange the plays are but how familiar, how true, how common, how human. Not the twisty, tortured, over-analyzed, often contrived stuff from post-Freudian era. Just human.
And all that combined with the fairy-tale plots. It is a strange effect that assaults both our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modern sensibility (contaminated with psychoanalysis and individualism).
(附一段八卦。李尔王的传说,在莎老头之前有几个版本,都是【相对的】大团圆结局,他一来却改成了无谓的死亡收场。这部莎剧又被后人改编【就好象 白蛇传的演变进化】,只不过后来作者都吃勿消这么虚无的结局,而是惩恶扬善,不仅Cordelia得以生存,而且跟戏中唯一门当户对年纪符合的角色 Edga 配成好姻缘,共掌大权,皆大欢喜。多么迎合广大群众看戏的朴素愿望/白日梦。)
小学中学里教(强迫孩子读)名著,这件事我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鲁迅也好,莎士比亚也好,除了培养孩子们对“名著”的抵触情绪,简直一点好处也没 有。真有兴趣的,成年后自然会主动去找来看。没兴趣的,什么岁数也没兴趣。最让我讨厌的是给小孩子灌输一些“官方说法”,对名著的主流解释,四平八稳,毫 无深意,都是别人嚼过倒吐出来的理论。教物理化学照本宣科倒也罢了,好的文学作品,最需要各人自己去体验,得到自己的结论。
我倒没受到太多的灌输形成跟屁虫的固有概念,只是读过兰姆写的莎剧故事。成年后一直有抵触,觉得太吓人了,太高高在上了,一直没敢读,直到有人送 我一本又厚又重的注解全本说:你需要读一读。我还是把书当参考,先看了电影或舞台剧再说。
(我想了想,实在没法按个别剧来讨论,太多的recurrent themes。)
理查三世是历史剧之一,讲的是英国祖上两个家族抢王位而打架的过程,其实是三部历史连续剧里的大结局。这个大结局比前面两集都红得多,主要是因为 男主角太厉害了,让大家念念不忘。驼背的理查三世,一上来就得意地邀请观众做他的精神帮凶,列出一二三四条理由说服我们为什么他这个恶人是恶得其所的。他 坏得彻底,坏得痛快,坏得自信满满。而我们这些观众,好象被他勾引的Lady Anne一样,明知他是个危险的大坏蛋,却忍不住被他迷住了。理查三世,在历史上其实不比别的国王更坏,也不是三歪六斜的罗锅,当然也没那么残忍卑劣。要 不是摇晃长枪写剧本诽谤他,早就落进故纸堆里被人遗忘了。大众的奴性颇有点讽刺性,莎老头就抓住了这点倾向,大枭雄杀人如麻六亲不认而我们看得又恶心又被 吸引。
剧中理查勾引Anne Neville一段让人乍舌而狂笑。约克家族的理查刚杀了兰卡斯特家的王子,安的老公,安护着丈夫的尸体上来一段独白,表达她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的心情。 理查上来呱啦呱啦几句天花乱坠的,居然把她给勾到了手中,旁边老公尸骨未寒,白布下面还血淋淋的呢,这边的寡妇已经心神荡漾了。他的手段也很简单:“我杀 你丈夫,兴师动众,还不都是为了爱你!你让我冲冠一怒为红颜哪。”挖赛,哪个女人抵挡得了这样的吹捧。。。
莎士比亚写恋爱有两种,一种是特天真纯洁甚至有点傻呵呵的,一见钟情,糊里糊涂地堕入情网,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但是在他比较严肃比较悲观的作品 里,爱情是狗屎,是毒药,是拖人下水的 lust,碰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他爱写的某一类女人,反复出现,是不知羞耻没有道德的淫妇,被自己的肉欲蒙了眼,被坏人利用等等,最后当然都是 end in tears。Lady Anne 是一个例子,Gertrude王后也是,李尔王里的两个坏女儿为争一夫而自相残杀,都是同一类型。因为这类女角色,Feminist的文学评论简直对莎士 比亚束手无策。
另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光是我看过的,在理查三世、Titus Andronicus是冲突的中心,甚至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含有,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杀我了我家的亲人,我再杀你家的亲人。血腥的债务反复倒来倒去, 歇斯底里到荒谬的地步。Titus 里面算是最极端的,从头杀到尾,有时简直近似搞笑:从Titus当众处决哥特部落的女王的儿子开始,发展到最后许多只手被砍掉,人肉馅饼,夸张得变态。但 是那里面的情节对照一下今天的时事,又笑不出来了。DC 的莎士比亚剧院今年夏天挑了Titus Andronicus 来排演,绝不是偶然的。
还有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我看莎剧里的坏人时常常有点心惊肉跳。不是因为害怕他们的邪恶,而是发现自己非常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心情,甚至有点认同, 他们看上去比好人更加合情合理。。。那些脑门上贴着heroes,great men 的标签的各位,Hamlet, Lear, Othello,让我揪着内行问:他们有什么好的?有什么伟大的?草菅人命,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危险着呢,一路上留下无数为他们而死的无辜尸体。倒是坏 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的心情:理查三世,从小就因为长得丑而被别人嫌弃,连亲娘都说自己是怪胎,身为老三处在大哥的阴影下,空有野心谋略而登基无望, 他能不饥渴吗?而且作者让他 一上来就坦白身世,赢得观众的同情。
Titus Andronicus里面的大恶人Aaron the Moor,是个从小就被人抢去当奴隶的黑人,夹在野蛮的哥特部落里面打仗求生,好不容易巴上了王后的宠信。当他痛诉被主流“好人” 们歧视侮辱,要用自己的计谋陷害他们报复全世界(咦?这不是梁羽生写的金世遗或者金庸写的杨过吗?),这太自然太有说服力了。结尾时,这个永不悔改的坏人 临终一反常态,只是为他和王后的私生子求情,请仇人给婴儿留下一条命。被“好人们大笑着拒绝了。这简直是在折磨观众,让我们不能好好地爱憎分明一把?
King Lear里面的坏人也很有逻辑,让观众没法不认同。后面再讲。
唯一不太清楚的是Iago,所有的文学评论都感叹,Iago是一个谜。我还没看过Othello,所以没有猜测可讲。
Feminists 当然受不了莎老头写女人的倾向,要么是纯洁的受害者,要么的阴险的妖妇。一个反复出现的套路是,跟家长闹反对意见的女主角,虽然都是纯洁善良的好人,却没 有一个好下场。Polonius 叫女儿 Ophelia 不要跟 Hamlet这小子来往,她不肯,结果呢?Desdemona 违背爸爸的意思,自由恋爱嫁给黑人 Othello,结果呢?甚至朱丽叶,背着家长跟罗密欧私奔,结果都是end in tears。当然,喜剧里的女主角们,各有欢喜的结局,但是这严肃女角们的命运也太糟糕了一点。似乎暗示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得想麦克白夫人那样做个心狠手辣 的妖妇。他跟女人有仇?
一个反例是威尼斯商人里的Portia,空有不逊须眉的聪明机智,被困在老爹的择婿游戏中,她乖乖服从了,结果嫁了个很会花钱很会爬梯,爱他的糖 爹/兄弟Antonio比爱她更多的Bassinio。一个勉强的光明结尾。总算没有其他纯洁但是顽固的女主角们那么惨。
今天看了Al Pacino,Jeremy Irons主演的新版威尼斯商人,回想起第一次读到夏洛克的经典台词,如日昭彰,立刻感受到作者爱写”坏人“的主旨。It would be naive to argue that Shylock is meant to be a positive, tragic character, but it would be equally wrong to assume he is but a caricature and a mere plain villain. 全剧里他有最强烈最好最showy的台词,割下Antonio一磅肉的要求有理有据,让人难以反驳。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And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revenge?” One need not be Jewish or black to weep at such words of rage and pain. 不管是用正宗英国口音还是Pacino的纽腰口音说出来,都是一样的震撼。"If a Jew wrong a Christian, what is his humility? Revenge. If a Christian wrong a Jew, what should his sufferance be by Christian example? Why, REVENGE. The villainy you teach me, I will execute, and it shall go HARD but I will better the instruction."
他是坏人吗?他们借他的钱,侮辱他,骂他是狗东西,唾弃他,拐走他的女儿,他依着他们的法律和规矩,全靠自己的聪明和他们的愚蠢,骗了 Antonio签名画押卖掉自己的肉,上他们的公堂去讨还公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结果还是被他们一手遮天的“法律公义”坑了。我还真不知道有谁敢这 样写反面人物,给他们这么多的同情。那时候的英国观众们一定是翘首等着看丑恶可笑的犹太人倒霉的喜剧吧?Shylock有没有让他们感到一点点的不舒服, 说不出的别扭,连自己也不敢承认的同情和佩服?
***************
King Lear
家庭关系是很多莎剧的主题。他用古代啦,外国人啦,挺传奇的借口来讲现代故事,包着糖衣的苦药,表面上是王公贵族的宫廷争斗,其实讲的是普通人都 亲身目睹或经历的感情和纠缠,特别是乱糟糟的dysfunctional families。象托尔斯泰写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则各有各的麻烦。或者象George Simenon的Maigret侦探小说和Rene Balcer的侦探电视剧,借了抓人眼球的凶杀和犯罪故事,揭露的是伤心家史和表面正常内心破损的各色人等。
第一次好好地坐下来看King Lear就是PBS播的版本(Ian Holm),一上来李尔把小女儿扫地出门,就看得我心惊肉跳,等到他跟两个女儿因为赡养问题和矛盾而吵架,暴跳如雷,诅咒大女儿Goneril 生不出小孩,嚷嚷着你妹妹才是好人,我去找她。结果到了二女儿那里一样碰壁,在两个女儿之间软硬兼施,一会儿求告一会儿咒骂。太熟悉了,见得太多了。我所 了解的上一辈儿人,大家族从有钱到衰落,或者没钱的小家庭父母互相厌恶殃及子女,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耳闻目睹。两个女儿,是脑门上贴标签的恶人,却让人 --至少让我--理解她们从何处来。"我们的爸爸年纪越大,越是喜怒无常。"她们在第一场结尾时耳语,"他年轻时候就刚愎自用。我们要小心从事。"她们刚 刚目睹自己的妹妹,平时最受老爹宠爱,因为说了一句实话而立刻被打倒赶走。她们长大的环境是怎样的呢?小妹Cordelia 之所以敢说实话,恐怕也是因为平时受宠多一些,没有太多讨好家长的压力。两个大的,从小是怎样跟父母来往交流的?特别是她们的爹是这么一个爱听好话的人。 一手大棒一手糖果地催促着女儿们向他表忠心。连身边的忠臣Kent,因为替Cordelia说了句好话,就被赶出国门再也不要见他。(我有个猜想,没见人提到过,就是Kent 其实暗恋着Cordelia。)
我虽然反对给李尔,Hamlet,Othello贴上"great men"的标签,但是对他们的动机和行为也很能理解(或许Hamlet 除外)。李尔在家里施行暴政,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也值得同情。最早读故事,见国王把权力分给女儿觉得不可思议,是中国人都知道,当权的恨不得死了都把大 权抓在手里,皇家里亲人自相残杀的事儿太普遍了。要到年长经历过事情才知道,这不是一个政治和权力的故事。没见过瓜分国土的事,但是我见过听过父母手里抓 着财产,拿绳吊在儿女面前诱惑和交易的事。"我打算留钱给你,如果你留在家里照顾我送终,并且事事顺着我。"我见过父母抵触儿女结婚离家,"扔下自己不 管","忘恩负义"不忠不孝,结婚就是背叛等等。内心对晚年的孤独和虚弱的恐惧,超过替他人的幸福人生着想,哪怕是儿女,其实这不是罕见的现象,也是人 性。 当Cordelia说:我爱爸爸,结婚之后爱要分一半给丈夫,天理人伦。李尔听了暴跳如雷,因为他失望,或许他最宠爱小女儿是因为她没有结婚,没有另起门 户,或许他内心暗暗地期望她不要结婚,陪他终老(很多社会,例如墨西哥,都有要求小女儿终生不嫁照顾父母的风俗)。而她只想着嫁人抛弃老爹。即使外表倔 强,他也是个很软弱的人,需要很多很多的爱,需要女儿热烈地表忠心--哪怕这个忠心是用财富和权力买来的。Desdemona 要嫁奥塞罗,她爸爸也要跟她 反目。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有哪一出戏里当爹地欢欢喜喜地让女儿自由地嫁出去。
莎十比亚喜欢玩结构和人物上的平行交错。象交响乐拿了一个主旋律,加以变奏又来一遍,换个乐器又来一遍,再反过来拿对比的旋律又来一遍,重重叠 跌,交错反复,对照呼应。一边厢李尔跟两个女儿吵得不可开交,另一边无独有偶,他的大臣Gloucester家自有不幸,两家形成对照和互补。
Edmund这个大坏人,动机也是这么合乎逻辑。一开场Kent就恭维Gloucester你儿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而当爹的 Gloucester立刻说这是我的私生子,whore-son,bastard,我没法不承认他而已。Edmund心里是什么滋味可以想象,对嫡出的兄弟 Edgar的嫉恨也可以理解。明明是老爹年轻的时候到处乱搞,把未婚的妈肚子搞大了,凭什么现在倒是他因为自己羞耻?成天把bastard挂在嘴边,眼看 着兄弟继承全部名头和财产,自己却象个乞丐,分不到一杯羹,凭什么?命运没给我的,我要靠自己的聪明去抢到手!
让人惊奇的是莎同志能够talk from both sides of his mouth, except he has many sides of the mouth。从许许多多的角度来看一件事,好人有理坏人也有理,各有各的立场。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解决不了的,Cordelia终究要嫁人,而私生子 终究得不到头衔,李尔却终究要很多很多的爱,多得超过亲人能给的爱,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
不过我有我的怀疑:没当过父母的人,没到李尔的年纪,能感受到他的恐惧和空虚吗?而童年幸福,受到父母无限爱护的人,又怎能领会到 Cordelia和Edgar被亲人拒在门外的悲痛?父母没有离过婚甚至各自再婚的人,大概终究不能彻底感受Hamlet对母亲的失望和藐视。
我算是个empathy挺强的人了,连我都知道,要让一个人穿上另一个人的鞋子走上一里路,是不可能的,人心隔肚皮,大家各自背自己的包袱而已。 莎剧能够一下子直入那么多不同立场的人心,大概这才是它的好处。
不是我一个人同情莎剧里的恶人,前些年Jane Smiley写过一本小说,Ten Thousand Acres,还拍过电影,是建立在李尔王里三姐妹的故事之上的,背景则换到了尘土飞扬的爱何华的农庄。她跟我一样,偏向同情在暴君父亲之下长大的姐妹之间 的关系,剔除后面的心狠手辣的情节,在Goneril 和 Regan 身上看到跟真实人生的交叉点。
前面说到莎士比亚的剧虽然不长,结构却贼复杂,只有印出来只有几十页纸而已,里面除了激烈的冲突和大把血腥场面,很多人物和情节和主题的平行,对 比,和变奏。好象他在玩弄同一个故事,如果这么发展会怎样,小小变动一个成份又会怎样,平行而交错。Titus Andronicus,他的一部早期剧,就是一个十分直接的例子,对照两家的恩怨,一个是老爹当家,一个是母亲做主,而两人那么相似的性格造成那么激烈的 杀戮。让我想起GK Chesterton讲的“他们同意了,所以他们打仗了。”
King Lear剧中跟李尔一家平行的Glocester一家既相似又不同。兄弟相残的根源也是个人利益和继承父亲的头衔和财产。只不过,恶弟弟Edmund蒙蔽 老爸的手段实在高明。乍一看简直象儿戏一样,三言两语,没几行台词,就说服Glocester他的嫡亲儿子Edgar要谋害他。细细看这几句才发现实在是 个绝妙的圈套,正中Glocester目睹老板家变的不安心理,编织得滴水不漏,难以推翻。
Edgar受了半兄弟的陷害和亲父的冤枉,乔装躲了起来,却反复出现在李尔的故事发展中,台词比谁都不少。乔装改扮是莎剧里反复出现的一个 dramatic device,尤其是女扮男装,作用跟中国传说里的女扮男装一样,让女性角色有跟男角色斗智斗勇的地方。
我看到的评论对Edgar为什么选择装疯卖傻,扮成一个疯人院里跑出来的乞丐,都语焉不详,尤其是在Gloucester被Regan夫妻挖了眼 睛,瞎了以后(可见是少儿不宜的读物!),Edgar假扮路人,领他去跳崖自杀,骗他神不让他死(其实都是平地),救了他之后,而且那时 Gloucester 已经明白哪个儿子是好人并且后悔,却仍然不跟他相认。把这个跟李尔与Cornelia父女相认抱头痛哭一场戏对照颇有意思。
我也很难解释,为什么自己对Edgar 奇怪的做法觉得明了熨贴但是没法用言语解释,他选择堕落到社会最底层被所有人拒之门外的Mad Tom角色,并非Harold Bloom说的后悔和惩罚自己的轻信和愚蠢,而是---被亲父拒绝的处境只能用这个来类比,被父母拒绝等于被全世界拒绝。同时考虑到Edgar和 Cordelia的平行类似,而Cordelia 在中间部分完全没有戏,也可以当作是暗喻Cordelia被父亲赶走后的内心苦闷。给两个角色,讲一个故事,互相呼应互相接续,不重复,但又比一个人一路 讲到底要复杂。
最近找出来Dickens的Our Mutual Friend重看,惊觉跟莎剧的相似之处。最早看到BBC改编的电视剧时,我只有十一二岁,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John Harmon隐瞒身份不愿意认领父亲留下的遗产。惊人的相似,尤其是我自己对此情节的fascination。Dickens也喜欢写 dysfunctional family relationships,在OMF里面尤其明显,特别是父子冲突永恒的主题。而我看到对此小说的评论也众口一词地对Harmon持续隐藏身份的举动表 示不理解,我想,恐怕只有某类人才能明白这种无法解释的混乱心情。
疯狂,失去理智,又是莎剧里反复出现的device和主题。李尔的疯狂跟Edgar 的假(?)疯对照。Hamlet里的假(?)疯,McBeth 里的真疯。疯狂的台词特厉害,混乱破碎的意识流是最好的大实话,是人物也是作者借口发疯而说出平时不敢说的真话。例如Hamlet借口失去理智而直言责备 母亲被淫欲主宰背叛了丈夫,实际上,与其说他是为老Hamlet说话,不如说他是在说自己对她的失望--"偶像的倒塌"( Graham Greene),越是倾向把父母偶像化的人(且看他如何偶像化父亲),越容易因为父母的(常常是普通的)人性弱点而失望甚至愤怒。Edgar在疯话里隐晦 地指责父亲年轻时的乱搞是家变的根源。而李尔的疯话说出连作者自己也不敢明说的天地不仁,把人当猪狗的无神论点,这是一个无动于衷的宇宙(an indifferent universe),没有轮回报应,没有惩恶扬善的大手,爱和忠诚不是百战百胜, Desdemona 和 Cordelia 终究是没有意义的牺牲。
这是莎剧尤其是三部主要悲剧里持续不断地吸引读者观众的特点。他把我们内心里怀疑了很久但不敢言明甚至不敢面对的人生事实晾出来给我们看。
The final point (at the moment) that I am compelled to mention, is the odd combination of folklore/traditional drama routines and a modern specificity in characters, themes, and narratives.
Many story elements in Shakespeare's have a recognizable folklore origin. The three sisters -- the two older ones evil and the youngest good; the husband selected from suitors who are tested by choosing the right casket among gold, silver, and lead; a girl disguising herself as a pretty boy and saves her lover. I have seen them before, because when I was a kid I gobbled up all kinds of folklore and fairy tales, including European, 1001 Nights, and Asian stories. The elements and symbols and plot devices are unmistakably familiar. Not to mention the self-admitted supernatural plays (Midnight Summer's Dream, The Tempest).
The plays are also profoundly rooted in the tradition of theater passed along from the Greeks. Tragedy, comedy, heroes and villains, all kinds of rules and shackles. OK, fine. Perhaps the rules gave Shakespeare structure to frame his stories. But there a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 of drama and his works. (Nope, it's not the violence or sex or crude jokes. All those are as old as language and humanity.)
It is a funny thing, his characters. They are both symbolic, abstracted, recognizable figures (like Oedipus or Cinderella) and highly specific individuals. The psychological realism is frighteningly ... intimate. I see myself and people I know, without moralistic veils. Disturbing human frailties and an indifferent universe were never "processed" to make them slightly more palatable. He shoves it in your face -- such is life! Look at it! There is no God, not even cruel and vindictive ones. There is no logic, no consequences. All is chaos.
And such are people, especially families. Neither parents nor children are entirely selfless and all love. Each carries their own self interest. The old king's ghost uses his son to carry out revenge for him, even if the task destroys the son's life and happiness. As almost a mirror image, Polonius says to his daughter, "Go flirt with Hamlet since he has the hots for you. Find out what he's up to -- for your dear old dad's political career. But don't fall in love with him." He demolishes the idols and shows us the wood carving underneath the gold veneer. Nothing is sacred, including friendship and loyalty. Bassanio uses Antonio's affection for him to finance his pursuit of the rich, beautiful Portia. He turns it inside out so that we can see the true color of ... us, me, everyone, and our not-so-pretty and not-so-spotless nature, with unflinching poignancy and, nevertheless, compassion.
The older I get, the more it shocks me -- not how strange the plays are but how familiar, how true, how common, how human. Not the twisty, tortured, over-analyzed, often contrived stuff from post-Freudian era. Just human.
And all that combined with the fairy-tale plots. It is a strange effect that assaults both our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modern sensibility (contaminated with psychoanalysis and individualism).
(附一段八卦。李尔王的传说,在莎老头之前有几个版本,都是【相对的】大团圆结局,他一来却改成了无谓的死亡收场。这部莎剧又被后人改编【就好象 白蛇传的演变进化】,只不过后来作者都吃勿消这么虚无的结局,而是惩恶扬善,不仅Cordelia得以生存,而且跟戏中唯一门当户对年纪符合的角色 Edga 配成好姻缘,共掌大权,皆大欢喜。多么迎合广大群众看戏的朴素愿望/白日梦。)
Friday, May 18, 2007
在西班牙看 Flamenco
春天的时候在西班牙玩了十天,有幸看了两场Flamenco表演, 第一次在马德里,第二次在塞维亚。前者绝对是此行的最高点之一。
先说第二场,把精彩的放在后面。在塞维亚看的那场是比较典型的游客观赏型娱乐,重点突出在舞蹈上,两个男舞,三个女舞,身材都特别好,女舞穿了鲜艳美丽的 裙子花枝招展。还有一个是光唱不跳的。总体气氛欢快热闹, 踢踏功夫让人眼花缭乱,观众皆大欢喜。只不过,我在什么地方读到,吉普塞人的卖唱本来粗犷沉郁,有时悲愤野蛮(我心想,其实就是吉版的 Blues)。而且敲地板的功夫是二十世纪的现代发明,我们看到的Flamenco多半是花拳绣腿取悦外国人的把戏。不过这花拳绣腿够精彩的,我也不介 意。
身材好的代价是,这些舞者的脸上都特别皱---Flamenco要求舞者时刻蹙眉忧郁状,时间长了还不得满脸褶子?可惜啊可惜。只有一个男舞者,长得颇讨 喜,不皱眉头,乐呵呵地跳舞,大概是违反传统的。女友对他很倾慕,结果只顾看他而忘了拍照,事后要我保证把我拍的帅哥照发给她。我扫她的兴,告诉她,我看 见帅哥已经有点谢顶,黑发下面露出点头皮哦。她坚持说我看错了。我能看得那么清楚,也是因为有幸坐在第一排的缘故。天晓得,一个谢了顶的Flamenco 舞蹈演员怎样谋生呢?希望帅哥别太早退休哦。
因为第一场的缘故(下面解释),我特别注意吉他手的功夫。在塞维亚的表演中,吉他属于伴奏,不太突出,估计他们知道外国观众不识货。先上来的秃头吉他手平 平而已,被我听到几处结巴断续之处,后来反省: 如果他比较英俊,我是否会宽容一些?后上来的是个有点发福的中年叔叔,一直微笑,很好脾气的样子,技巧高明多了,精妙复杂但总给舞蹈和人声当绿叶烘托舞 蹈,让我听得两眼放光。
在马德里那一场 Flamenco 表演,跳舞不是重头戏,但是出场的两人,一青年男一中年女,还是满精彩的,可惜我们坐得远看不太清楚。青年男不算帅但是特别高,两人服装都是全黑色。实际 上台上的几个人都素装近似清唱。在塞维亚是二唱一吉它合奏,在马德里是二唱二吉它,而且在歌手和吉它手中间多坐了一个percussionist,拿手拍 鼓的,所以一共五个音乐家。
我虽然完全外行,却有个强烈的感觉:中间那个打拍子的似乎协调各人的演奏,起着极大的作用。因为马德里这场表演中的音乐,节奏似乎极其复杂,好象海浪在乱 石嶙峋的崖岸打转,既有规律有重重变化,让人头晕目眩。而塞维亚那场基本上完全是靠舞蹈敲出来的步点节奏而已,比较单纯。当时这个坐在正中央兼顾全局的 percussionist,却是个红头发的小伙子,名字忘了但肯定是北方人而非西班牙人姓氏,表情腼腆,只有一段让他独自出风头的段落,此外从未抢过镜 头。但是,每一次我凝神注意节奏时都发现似乎重复的节拍其实经常发生微妙的变化,永远无法预料,多听一会儿就发晕。Flamenco 的节奏表面听很固定,重点敲在第二拍上。台上的每个人都参与打拍子,包括歌手,而且手脚并用,更加剧了复杂性。(不过我可以肯定中间的鼓手才是控制节奏的 灵魂。)这倒让我想起射雕里面黄药师考较两个未来女婿的桥段,只不过金庸那神乎其神的描写似乎还不能表现我耳中的神奇鼓点。
说到这里你以为我最喜欢的是这个鼓手了吧?哈哈,错!在这一场表演里,是两把吉他让我眼冒红心。光彩最炫的是坐在边上的一个小伙子,胖胖的其貌不扬,别人 都时刻用眼光互相交流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折转,只有他几乎从不抬头,一径拨弄自己的琴弦,指下不停地流出让人匪夷所思的声音,简直象八只琴弹出来的一样。而 且变幻莫测,一个主旋律给他七拧八转的能玩上好久,每次都是,旋律似乎被他里里外外地玩尽了,无路可走,忽然一转,柳暗花明,又翻出新调子来。每一次轮到 歌手上阵,或者我想把注意力移到舞蹈上面,伴奏地位的吉他偏偏总不安分,吐出一串串精彩的旋律变奏,一下子就把我的七魂六魄都勾回去了。其实唱歌的两人: 头发花白的大叔和络鳃胡子的粗犷帅哥,也很棒,野性的歌喉让人啊啊啊心都飞到天外去了。可是整个晚上我越仔细听越是被那把吉他牢牢困住,逃也逃不走。
另一把吉他是个中年大叔,年轻时想必也是颠倒众生的相貌,但他从来不出风头唱主调,而总是应着和着身边的小狂人,罩着他的花哨炫耀,柔和地加深加厚旋律的 质地,一边注意着台上其他人,一边不时抬头看看小吉它,温柔爱护的表情隔着老远我也看得见。小吉它偶尔才回一眼大叔,对其他人则是几乎从来不照面的。两人 之间的默契,除了脑电波传递简直没有别的方法!
于是呢,我就胡思乱想地给他们几个人编造了一套故事。打鼓的小伙子是个外国人,在半年冬天的北方长大,或许从小就循规蹈矩,好好学习,心里有艺术的悸动而 无处发泄。上大学时跑到南方旅行,听了一场Flamenco后被深深吸引,便放弃了学业和前途,到处跟乐队学艺拜师,走遍西班牙, 慢慢赢得行内的尊敬,名声也逐渐增长。小吉他是个天赋奇才,十几岁就崭露头角;老吉他也曾经横扫江湖傲世群雄,只有他能降伏小吉他,收在门下,好好培养。 小吉他还是锋芒毕露,习惯抢人锋头,跟他合作的人既头痛他的德性,又舍不得不跟他合奏。
虽然我不懂音乐,但个人的印象是,至少这一场 Flamenco,其实跟Jazz, Blues 乐队即兴jam完全是一回事。Flamenco有它的基本套路,节奏和旋律都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就算我这种无知的耳朵也能听出来他们是轮流抓了一个旋律即 兴发挥和应对,而且也看得出来台上的五个人几乎完全忘记了观众的存在,完全是悬浮生存在只有他们几个人的世界里。这样的极度幸福,ecstasy,我们这 样的凡夫俗子恐怕一生也难经历一次;对于这些乐手,会不会象兴奋剂一样上瘾?会不会引诱他们抛弃俗世纠缠陷入其中?这就是艺术的魔力吗?不过,我这种无缘 中毒的俗人,这天能沾点魔气,达到半醉状态,也知足了。
先说第二场,把精彩的放在后面。在塞维亚看的那场是比较典型的游客观赏型娱乐,重点突出在舞蹈上,两个男舞,三个女舞,身材都特别好,女舞穿了鲜艳美丽的 裙子花枝招展。还有一个是光唱不跳的。总体气氛欢快热闹, 踢踏功夫让人眼花缭乱,观众皆大欢喜。只不过,我在什么地方读到,吉普塞人的卖唱本来粗犷沉郁,有时悲愤野蛮(我心想,其实就是吉版的 Blues)。而且敲地板的功夫是二十世纪的现代发明,我们看到的Flamenco多半是花拳绣腿取悦外国人的把戏。不过这花拳绣腿够精彩的,我也不介 意。
身材好的代价是,这些舞者的脸上都特别皱---Flamenco要求舞者时刻蹙眉忧郁状,时间长了还不得满脸褶子?可惜啊可惜。只有一个男舞者,长得颇讨 喜,不皱眉头,乐呵呵地跳舞,大概是违反传统的。女友对他很倾慕,结果只顾看他而忘了拍照,事后要我保证把我拍的帅哥照发给她。我扫她的兴,告诉她,我看 见帅哥已经有点谢顶,黑发下面露出点头皮哦。她坚持说我看错了。我能看得那么清楚,也是因为有幸坐在第一排的缘故。天晓得,一个谢了顶的Flamenco 舞蹈演员怎样谋生呢?希望帅哥别太早退休哦。
因为第一场的缘故(下面解释),我特别注意吉他手的功夫。在塞维亚的表演中,吉他属于伴奏,不太突出,估计他们知道外国观众不识货。先上来的秃头吉他手平 平而已,被我听到几处结巴断续之处,后来反省: 如果他比较英俊,我是否会宽容一些?后上来的是个有点发福的中年叔叔,一直微笑,很好脾气的样子,技巧高明多了,精妙复杂但总给舞蹈和人声当绿叶烘托舞 蹈,让我听得两眼放光。
在马德里那一场 Flamenco 表演,跳舞不是重头戏,但是出场的两人,一青年男一中年女,还是满精彩的,可惜我们坐得远看不太清楚。青年男不算帅但是特别高,两人服装都是全黑色。实际 上台上的几个人都素装近似清唱。在塞维亚是二唱一吉它合奏,在马德里是二唱二吉它,而且在歌手和吉它手中间多坐了一个percussionist,拿手拍 鼓的,所以一共五个音乐家。
我虽然完全外行,却有个强烈的感觉:中间那个打拍子的似乎协调各人的演奏,起着极大的作用。因为马德里这场表演中的音乐,节奏似乎极其复杂,好象海浪在乱 石嶙峋的崖岸打转,既有规律有重重变化,让人头晕目眩。而塞维亚那场基本上完全是靠舞蹈敲出来的步点节奏而已,比较单纯。当时这个坐在正中央兼顾全局的 percussionist,却是个红头发的小伙子,名字忘了但肯定是北方人而非西班牙人姓氏,表情腼腆,只有一段让他独自出风头的段落,此外从未抢过镜 头。但是,每一次我凝神注意节奏时都发现似乎重复的节拍其实经常发生微妙的变化,永远无法预料,多听一会儿就发晕。Flamenco 的节奏表面听很固定,重点敲在第二拍上。台上的每个人都参与打拍子,包括歌手,而且手脚并用,更加剧了复杂性。(不过我可以肯定中间的鼓手才是控制节奏的 灵魂。)这倒让我想起射雕里面黄药师考较两个未来女婿的桥段,只不过金庸那神乎其神的描写似乎还不能表现我耳中的神奇鼓点。
说到这里你以为我最喜欢的是这个鼓手了吧?哈哈,错!在这一场表演里,是两把吉他让我眼冒红心。光彩最炫的是坐在边上的一个小伙子,胖胖的其貌不扬,别人 都时刻用眼光互相交流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折转,只有他几乎从不抬头,一径拨弄自己的琴弦,指下不停地流出让人匪夷所思的声音,简直象八只琴弹出来的一样。而 且变幻莫测,一个主旋律给他七拧八转的能玩上好久,每次都是,旋律似乎被他里里外外地玩尽了,无路可走,忽然一转,柳暗花明,又翻出新调子来。每一次轮到 歌手上阵,或者我想把注意力移到舞蹈上面,伴奏地位的吉他偏偏总不安分,吐出一串串精彩的旋律变奏,一下子就把我的七魂六魄都勾回去了。其实唱歌的两人: 头发花白的大叔和络鳃胡子的粗犷帅哥,也很棒,野性的歌喉让人啊啊啊心都飞到天外去了。可是整个晚上我越仔细听越是被那把吉他牢牢困住,逃也逃不走。
另一把吉他是个中年大叔,年轻时想必也是颠倒众生的相貌,但他从来不出风头唱主调,而总是应着和着身边的小狂人,罩着他的花哨炫耀,柔和地加深加厚旋律的 质地,一边注意着台上其他人,一边不时抬头看看小吉它,温柔爱护的表情隔着老远我也看得见。小吉它偶尔才回一眼大叔,对其他人则是几乎从来不照面的。两人 之间的默契,除了脑电波传递简直没有别的方法!
于是呢,我就胡思乱想地给他们几个人编造了一套故事。打鼓的小伙子是个外国人,在半年冬天的北方长大,或许从小就循规蹈矩,好好学习,心里有艺术的悸动而 无处发泄。上大学时跑到南方旅行,听了一场Flamenco后被深深吸引,便放弃了学业和前途,到处跟乐队学艺拜师,走遍西班牙, 慢慢赢得行内的尊敬,名声也逐渐增长。小吉他是个天赋奇才,十几岁就崭露头角;老吉他也曾经横扫江湖傲世群雄,只有他能降伏小吉他,收在门下,好好培养。 小吉他还是锋芒毕露,习惯抢人锋头,跟他合作的人既头痛他的德性,又舍不得不跟他合奏。
虽然我不懂音乐,但个人的印象是,至少这一场 Flamenco,其实跟Jazz, Blues 乐队即兴jam完全是一回事。Flamenco有它的基本套路,节奏和旋律都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就算我这种无知的耳朵也能听出来他们是轮流抓了一个旋律即 兴发挥和应对,而且也看得出来台上的五个人几乎完全忘记了观众的存在,完全是悬浮生存在只有他们几个人的世界里。这样的极度幸福,ecstasy,我们这 样的凡夫俗子恐怕一生也难经历一次;对于这些乐手,会不会象兴奋剂一样上瘾?会不会引诱他们抛弃俗世纠缠陷入其中?这就是艺术的魔力吗?不过,我这种无缘 中毒的俗人,这天能沾点魔气,达到半醉状态,也知足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