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y 4, 2009

The Broker

过去一直没拿起 John Grisham 的小说,一大原因是旧老板(也是个书虫)跟我抱怨过他的小说读起来味同嚼蜡,干巴巴的既无汁又无味,除了情节推动快速有效以外一无所长。最近在图书馆网站上找有声书在地铁上听,实在没得捡,就顺手下载了他的新书 The Broker 来听。

开头还凑合,虽然的确毫无文采,情节进展倒颇迅速,悬念也吊了起来,不枉 page-turner 的名声。听到三分之一的地方节奏明显慢下来,让我有点不耐烦了。故事讲一个在首都曾经叱诧风云左右逢源的律师 lobbyist,突然一日失势倒台,被抓进监狱。罪名半天也没讲清楚,反正跟出卖国家机密有关,但实际上听上去并不怎么严重。中央情报局的头头说服离职前的总统大赦这个超级 "broker" (指他替最有钱的商界大亨和最有权的政界人士牵线做交易)。这个52岁的中年男人一出监狱就被中情局改名换姓送到 ... 意大利(!)隐姓埋名改头换面过上新生活,实际上呢,情报局对他另有企图,打算用他做诱饵,引出 ... 语焉不详的“坏人”出来,干什么用呢?仍然语焉不详。

听了不到一半,我已经不耐烦起来。文字干瘪,象律师写文档,这倒算了。显然 Grisham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他懂的内幕都是民事和诉讼律师的事业,对华盛顿的运作真是彻头彻脑的外行。再次验证那句老话:Write what you know. 不懂装懂最容易露馅儿。同样是律师转行写首都政治thriller 的作家,David Baldacci 也没有出色的文笔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力,但是他对 th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的运作方式和路线,至少能写得像模像样,因为他熟悉,有感性认识。

最搞笑的是,其实这个让人厌烦又无个性的男主角并没有掌握什么绝世机密,到现在也没看出他有什么神通广大的。中情局本来想逼供,却拿他没办法(中间有一段想骗他吃麻药的,简直形同儿戏),花老鼻子钱送他到意大利隐居,给他买笔挺合身的意大利服装,请他吃意大利北方的餐馆,给他请意大利语教师强化训练。哇,这个卖国重罪犯当得,也太舒服太幸福了吧?虽然他过去是个腰缠万贯的大亨,却对意大利食品和文化一窍不通。作者唠唠叨叨地描绘了半天在餐馆怎么点菜怎么喝咖啡,很明显是把自己在意大利玩的那点旅游经历和道听途说拿出来抄一遍。大部分美国读者大概会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只要去过意大利一次,就肯定会觉得这种小儿科的常识也太无聊太土老帽了。

所有的人物都是干巴巴的符号和机械零件,没有一个人物跟读者建立感情纽带,让我关心他的死活,这是最致命的弱点。谁叫他挑了这种落魄大亨当主角呢?笔力又那么弱,写不出一点独特的个性和细节来。

也许 Grisham 早期小说,建立在自己的亲身经验上写的故事,还有点可读性。这些年他过的是养尊处优的生活,连生活基础都没了,还能靠什么?靠文学天赋?咩哈哈哈。

2 comments:

Unknown said...

你真坏,说了那么多,原来是说人家不好。

Little Meatball said...

Yes! I can be as mean as I want to. Hahaha (evil laugh).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