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December 16, 2010

以前说过的话:色戒

既然barb看了电影,而我只读过小说,且把自己说过的话找来记录下。

“完全不是张爱玲主打的写实主义,没有直接了解和熟悉的感觉,而且作者的emotional tone十分混乱矛盾,且有明显的猎奇痕迹。总之我觉得是失败的作品。”

“关于间谍什么的有点心虚,缺少一种 authenticity,人物动机也七零八落的。”

“就算是写色,也十分失败,一个女孩子因为失了身(完全没有失身的circumstance,强迫的还是引诱的?)而自暴自弃,而跟汉奸老男人上床,也搞不清是享受了还是麻木的,老男人给她的是爱抚还是抵触的感受(这一点很重要),读者对王佳芝的心理仍然一团迷雾中,就胡里胡图地接受她突然因爱而反悔救他一命的戏剧性高潮。

性爱,尤其是年轻女孩子刚开始发生身体关系,是很细腻婉转,没有逻辑但是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过程,totally intuitive and complicated。别忘了,王佳芝是个颇早熟的女孩子,就算没有性经验,跟男人男孩子之间的非身体交流已经很久,恰好不是充满罪恶感的超级纯情处女 的类型。这些地方张爱玲写得通通都很vague and hollow,但是vague and hollow并不能遮过不合情理的地方。而且这情节底下的assumption让我想起金庸最喜欢的桥段:女人跟谁上了床就心里对谁忠诚,哪怕她并非因为爱情而"失身"。在金庸笔下这些都是处女,不过王佳芝的例子也一样说服不了我,一样让我别扭得要命。钻石云云,更让我恶心。原来给女人买钻石就是爱情的最有力证明了。哈!

至于业余特工的部分,更加make no sense。就算是玩票的,总得搞到枪,安排步骤,等等过程细节吧?那个不见首尾的职业特工总有参与策划吧?根本看不出原定的刺杀计划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在进珠宝店之前或者在店里进行,而非要等他出门上车前。大白天的在街上刺杀要人,是弱智还是活得不耐烦了?业余搞这件事,最难的一步是什么?pulling the trigger,没有杀过人的家伙,根本下不了手,所以动手的非得是那个职业的特工不可,而职业特工怎么会那么笨,那么没用?还“贴身开枪”呢,就算是一 直盯着等他出来,近距离居然连一枪也没开出来,这职业的似乎比业余的还烂。

看过The Godfather没有?里面那杀人是怎么杀的?Michael 在街坊小饭馆里举枪对着人脑门,砰砰砰。 然后若无其事地走掉。

就算是我这样毫无实战经验的人,也能编出比这可信一百倍的计划来。王佳芝跟老头约会不是吗?留着门不锁,半夜放人进来,趁他睡着时砰砰砰即可,他跟情人幽会又不带保镖的。为什么杀人一定要在室外?简直可笑。 ”

Write what you know. 否则任你是张奶奶还是张小妹都一样出乖露怯。别以为看过两部勒卡雷小说和间谍电影就能编出间谍故事了,甚至还要编玩世不恭无奈厌世的勒卡雷式间谍小说,人家是坐办公室坐了几十年的老头子,厌世与讽刺都是亲身得来,业余玩票的外行岂能毫无经验就模仿到真传?

Barb 肯定又要说:好好的爱情故事,又被你这个家伙当成thriller来看!

3 comments:

Unknown said...

我写了长长的留言,都不见了,气死我了!我懒得再写一遍,就推荐一下找苏友贞评论色戒的文章看看,照她解读出的逻辑,张爱玲比金庸高明多了,完全不是大男子主义那一套,反而是人性的悲剧。王爱上老易不是因为失贞和钻戒,而是因为失贞落下的心理后遗症,钻戒不过是给她一个物质证明,让她相信自己的幻想,虽然那终究不过是幻觉,老易才没有拿她当回事。打败她的是她自己,女人可怜的自作多情。

Little Meatball said...

苏友贞的评论看了,她显然是从feminist criticism(学术概念)的角度看色戒而批判李安对原著从男性视角的解释。她戳穿李安的出发点,显然是一针见血的。

至于张爱玲原著么,我觉得真的很差。一众张迷将层层赞美和牵强的解释给它披上去,我看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罢了。

张爱玲写她熟悉的题材和人物是一流高手,但是她的生活、见识、艺术并不够她写好不熟悉的题材与人物。不仅间谍与惊险成分写得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失贞为什么给王落下心理变态的后果也根本没讲清楚。难为张粉们bend over backwards,非得把败笔扭转为胜笔。

张爱玲写得好的是那些来自生活基础亲身经历的小说,在此范围之外的则力不能及,编造痕迹颇重。

Unknown said...

哎,“一众张迷将层层赞美和牵强的解释给它披上去,我看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罢了。”——我也是这样觉得。我没看过色戒原著,也一点没兴趣看,就是因为张的小说四不象,把言情小说写得象侦探小说(或什么其他小说),把侦探小说(或什么其他小说)写得象言情小说,净是内心审视而没有外在的格局,逻辑上一戳就破,故事也相当不好玩。苏友贞的解释我也怀疑是因为她偏爱张而强解的,虽然她的文章、风格我是很喜欢的,这下被你证实了。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