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外物,而是描写各代移民的心理,把我都看傻了---不,把我亲眼所见所闻甚至亲身体会都自内而外地深刻形容了出来,惟妙惟肖。例如老派华人之间的客套,你夸我一句,我赶紧否认,你再接再厉地夸。例如那个敏感微妙的面子问题。例如,几十年前的移民,背井离乡而且因为女性移民极少而不得不独身,一方面孤独怀乡,但另一方面也让一些人感到独立和自由(注意不是吹嘘美国式自由而是讲白手起家闯天下的自由感)。还有秦妈妈这代父母与Lydia这些第二代华人的关系和观念。当然,每一本Lydia Chin故事都有大量细节,但是在这本小说里特别多,特别细腻。
引两段搞笑的(秦妈妈跟好朋友纪妈妈在背后议论各自女儿,Lydia当私家侦探Mary当警察):
Mary's mom and my mom have been best friends for 30 years; offspring one-upmanship is their favorite game.
...
Mary's no bigger than I am ... and she was even more of a tomboy when we were kids. Our mothers used to complain about it together, spitting out the shells of melon seeds on the sidewalk as they waited to walk us home after school, shaking their heads over our bruises and our skinned knees.
小说甚至讨论了复杂而道德模糊的偷渡移民的问题 --- 特别让我回想起90年代中期(小说写的时候)屡屡爆出蛇头偷渡船在海滩搁浅的新闻,电视上常播出被集体递解出境的中国偷渡客。仅仅十几年后,华人与美国的关系已经大变,而这些偷渡新闻也逐渐绝迹。这十几年里,纽约/美东地区福建移民急剧增长,福建人跟广东人老移民之间产生矛盾摩擦,这个走向也在书中敏锐地捕捉到。最恐怖的是,她还下手写老一代移民看新一代偷渡客的复杂眼光和微妙心理,丝丝入扣,绝对真实,绝无简单化浪漫化。
一个鬼佬,哪怕是个观察入微的纽约客,又怎么达到这个境界的呢?即使做过很多 research,读过无数篇社会学论文,也不能达到如此感情上的真实;即使是结交很多华人朋友细细盘问,也挖不出那么微妙的心理---更何况华人一般不爱跟洋人讨论牵扯到事关集体面子的深层感受。她从哪儿搞来的这些内幕啊?
(说起来我一直心里有点抵触描写中国或华人的小说,因为总免不了有种“啊呀瞧瞧多么新奇多么exotic”的吆喝着兜售的口吻---不论华人还是洋人作者都忍不住会落入这种俗套。但是这个系列能让人直觉不是显摆卖弄的口气,很真,很诚恳,很实在。)
1 comment:
莫非她生活中的伴侣(曾经)是美国华人?或者极好的朋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