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unday, March 14, 2010

A Prophet




这个周末本来打算去看丹麦影片 Terribly Happy 的(看广告片又是一个关于 eccentric 北欧人民的故事),没想到才两星期就下市了!只好看别的,在 The Ghost Writer 和 A Prophet 之间选一个,决定看了 A Prophet,先是被小汉的博忽悠,然后看见华盛顿邮报的 Ann Hornaday 说好。一般我拒绝看监狱电影,但是 Hornaday 跟我一样讨厌过分暴力的电影,既然她都看得下去,那么应该还可以下咽。

这是一个实际上颇为眼熟的电影,一个青年的成长,从无知天真的小混混爬到黑帮大佬的地位。导演 Jacques Audiard 据说是现在法国电影界的新星。让人没法不想起教父系列 ---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戏剧性的情节,用艺术风格做pulp fiction ,在情节上也很有类似之处,青年开始并不情愿入伙,为形势所迫而走上黑道,却因此而挖掘了天赋。另外,又是一个全男班的电影,讲的完全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我坐在那里看着,fascinated,奇怪的本性和行为规则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黑帮片从 Dash Hammet 开始到现在,实在被拍滥了,大家出尽百宝挖掘新视角新口味。Audiard 的卖点是innocence和暴力的奇异结合,来一段野蛮危险的情节,紧接着来一段出人意料的温馨段落,把观众左拉右拽,玩在掌心里。他要达到的是一个微妙的平衡,既不浪漫美化黑帮生活和人际关系,又要抗拒自然主义和玩世不恭的冷酷态度和感官刺激的exploitation,这个尺度的把握非常非常难抓,能让我和 Ann Hornaday 这种人嗅不出沾沾自喜的YY味道,实在很难得。导演把赌注几乎全部压在主演 Tahar Rahim 上,也不知从哪儿找来的这么一个惊人贴切的男演员,年纪甚轻,几乎在每个画面里出现,镜头盯着他的脸不放松。从坦白青涩的少年到阴险复杂的黑帮老大,微妙的变化和发展,在狠辣危险与vulnerability之间走一条细细的钢丝,大部分时候又必须非常低调处理,把人简直看呆掉了。

跟教父系列一样,这并不是现实主义,真正的现实主义黑帮影片只有象 Gomorrah 和半部 City of God 才算,而这些个人奋斗史类型的故事仍然是 soap opera,不过是甚为精致的 soap opera。看此类的男性关系电影,我忽然忍不住在肚子里比较了一下中国、意大利、法国的根本差别。中国男性关系的故事总是毫无保留地信仰义气,信仰忠实的关系,loyalty 是此类故事的道德指南针,永远不会摇摆。意大利的故事呢,道德基础是家族血缘关系,一家人之间的 loyalty 比较重要,不过是否绝对和广泛地采取这个准则,我可不能肯定,Montalbano 系列里就狠狠地讥笑了一通黑帮家族讲义气和忠诚的神话。法国黑帮片,算不上有什么深入了解, Melville 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那是肯定的,这种冷淡旁观和道德相对性的态度感觉还是挺普遍的。

影片中的某些种族和文化之间的矛盾,想必是错过了不少,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推测。例如监狱里的黑帮大 boss 是科西嘉帮的,而穆斯林帮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人数增加势力增长。而这个科西嘉帮似乎跟政治有关,闹独立,跟意大利黑帮有关联。他们讲 Corsican 话,听上去象意大利语,而男主角介乎各帮之间,会说法语和阿拉伯语,又混熟听懂 Corsican ,所以才占据了一定优势。可见语言能力 communication 是最重要的本事啊,在黑帮里跟在企业中都差不多。

No comments: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